庞蕴居士是唐朝著名的在家禅者,他悟道后,舍尽家财,与妻儿躬耕于鹿门山下,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大梅法常、松山、齐峰、百灵、洛浦、仰山等禅门大德时有往来。
有一天,庞蕴居士与马祖道一禅师的法嗣松山和尚一起吃茶。席间,庞蕴居士举起茶托,问:“人人尽有分,为什么各各说不出?”
松山和尚端起杯子,品了品茶香,开口说:“人人尽有,又有何好说的?”
庞蕴居士诘问:“为什么你就说得出来?”
松山和尚微微一笑,答道:“不可无言!”
庞蕴居士大为赞叹:“明白,明白。”
松山和尚略微啜饮了一口茶。
庞蕴居士见了,又问:“禅师喝茶,怎么不向客人拱手作礼呢?”
松山和尚故意左右顾盼了一下,茫然地问:“谁是客人啊?”
庞蕴居士就指着自己,说:“我啦!”
“哎呀,是你!”松山和尚大笑,说:“那何须作揖行礼呢?”
后来,这件事被丹霞禅师听到,他表示:“要不是松山和尚,早就被这庞老翁惑乱一场了。”
这话传到庞蕴居士的耳边,叫人传话给丹霞禅师说:“你啊,怎么不去会意我还没有举起茶托的时候呢?”
养心法语
所谓“禅茶一味”,在禅门里有许多的佳话,像赵州禅师叫人“吃茶去”的这许多公案都是。
庞蕴居士是在家有修的长者,松山和尚则是佛门僧中的巨将,这二个人遇到一起,以茶论道。庞蕴长者以世间的俗礼,质问正在吃茶的松山为何不拱手作礼,松山干脆反问谁才是客。不过,庞蕴既然出招了,就不能退缩,只有回说自己就是客,松山禅师立刻说:“何须再揖?”意味着,你我有不同?宾主有分别吗?庞蕴居士哈哈一笑,拱手表示佩服。
丹霞禅师当然了解此中的招数,所以才赞许松山,不然成道不高,哪里能赢得庞蕴居士的拱手佩服呢?
肯布施一点欢喜给别人,
才是与佛心相应的人;
肯布施一点善缘给别人,
才是与法道相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