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年轻人到寺院里找佛光禅师,要求禅师为他刚过世的父亲诵经超度,禅师于是准备了香花素果等供品,要为亡者诵经。
但是年轻人非常担心诵经的费用,不停地追问禅师诵一卷《阿弥陀经》要多少钱。佛光禅师看不惯他这种悭吝不舍的态度,就不客气地回答:“诵一卷《阿弥陀经》需要十两银子。”
年轻人不以为然,就和禅师讨价还价说:“禅师,十两银子太贵了吧!能不能打八折,八两如何?”
禅师点头说:“好吧!”
佛光禅师诵完经后,接着向佛祖祈愿,他说:“十方诸佛菩萨,请将我今天诵经的功德,回向给这位亡者,让他能往生东方世界。”
年轻人一听,连忙问禅师说:“人死了以后,不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您怎么祈求让我父亲往生到东方世界呢?”
禅师就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十两银子,你要打八折,所以只好让你父亲到东方世界去啦!”
年轻人十分惭愧,为了自己想省二两银子,反而让父亲只能到东方世界,他就对禅师说:“我再加二两好了,请禅师重新祈愿,让我父亲往生西方世界吧!”
这时,这位父亲忽然从棺材里活过来,大骂儿子说:“你这个不肖子!为了想省二两银子,害你老子一下子到东方,一下子到西方,四处东奔西跑,累得我好辛苦啊!”
养心法语
这段禅门趣事说明了佛法不是商品,不应该以商业行为讨价还价。佛经上说:“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例如同样是十块钱的施舍,因为对象不同,价值也就不同,甚至发心大小有别,其结果就千差万别了。佛法无价,不能以金钱多少来决定功德的大小。只有依发心的真妄、大小,才能决定功德的胜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