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十四日 星期五(1 / 1)

上午,满祥、永伦等人相继找我谈话,接着彭伯平来与我讨论工程之事,一转眼就到了中午时分。这段时间在预定的行程中本来是难得的“空白”,原以为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却因这些“临时事件”登门而作罢。现代时间管理原则中所述“每日强制留有个人时间”的原则,似乎无法运用在我身上。所谓“人生不留白”,大概属我为例吧!

下午三时,至凤山市青年路附近的公宅用地,与吴伯雄先生、高雄县余陈月瑛县长及吴珠惠议长,共同为这全省第一座的老人公寓,主持动土典礼。该建筑预计在明年六月完工后,由有关部门委托本山慈悲基金会管理。

近年来,医学发达,民生富足,致使社会年龄层逐渐提升,各种老人问题应运而生,老人的福利遂益形重要。老年人历经人生的酸甜苦辣,累积多年的智慧与经验,如果善加利用,也是社会一项宝贵的资源。在佛经中,佛陀也常教诫我们应敬老尊贤。借着宗教的慈悲,我们可以结合老人的智慧与青年的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温馨进步的社会。而有关部门则应针对老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如瘫痪的长期医疗照料等)作一番全盘的规划,使老年人在贡献毕生之余,能颐养天年。

返回佛光山,即会见高雄师范大学教授访问团一行八十人,其中包括黄正鹄教务长,文学院周虎林院长、理学院柳选院长、中文系林庆勋系主任,及安排此次访问的林文钦教授等人。“中山大学”工学院鲍国顺院长及政治大学企管系萧武桐教授夫妇也闻讯赶来。林、萧两位教授目前同时在本山丛林学院担任教席,对于本山历年来所举办的佛教学术会议颇多贡献,都是杰出有为的佛教青年。

晚上七时,继续主持昨日未了的“普参”课程,戒子所提的问题以“修行”为主。此次短期出家修道会的戒子平均年龄二十一岁,以高中在校生居多,是历届来最年轻的戒子。望着他们挺直的背影、明慧的眼神,心中真是无限欢喜,但愿走出修道会,仍能不忘初心,成为红尘中的一股清流。

九时,印度尼西亚比通市萨兰市长一行约十人在高雄县余陈月瑛县长及民政局孔荣华局长的陪同下,与我会谈。满盛、觉灯、觉海负责接待。萨兰达兰市长等人对于本山建设及海外别分院深感兴趣,满盛翻译流利的印度尼西亚话,台风稳健,博得大家一致赞赏。我向余陈月瑛县长荐言:“下次有印度尼西亚贵宾来,这些法师通通都借给您用。”闻言众笑。

印度尼西亚侨生至本山学佛者约十人,均聪慧好学,目前或住持一方,或留学深造,或作育英才,或在佛学院就读……表现可圈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