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1978级——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合唱团的奠基者(1 / 1)

1977、1978级合唱团团员

1979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正式组建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合唱团(后简称“北师大合唱团”),团员来自各系,以1977、1978级同学为主,建团初期团员近60人。

1979年10月,北师大合唱团在学校东操场举办首场演出,演唱曲目有《我的祖国》等。同年,北师大合唱团参加了北京市学联主办的大学生会演和北京市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十四周年大会的演出。

1980年12月,北师大合唱团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组建了首都大学生合唱团,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首都青年学生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十五周年、‘一二·一’运动三十五周年大会”,演唱曲目有《黄水谣》《新的长征,新的战斗》等,指挥为时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杨鸿年,钢琴伴奏为中央乐团刘诗昆,合唱排练由中央歌剧院姚学言负责。

1981年4月至5月,北师大合唱团参加了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高教局、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学联联合主办的首都大学生文艺会演。演唱曲目有混声合唱《驾起时代的航船》(教育系1978级林建作词)、女声独唱《图书馆的灯光》,女声小合唱《校园的朝霞》(中文系1977级王学信作词)。指挥为政治经济学系1979级石军,合唱排练由中国音乐学院指挥、校友徐汉文负责。

1981年5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组成的首都大学生合唱团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团中央举办的纪念“五四”六十二周年大会。演唱曲目有《五月的鲜花》等,指挥为杨鸿年,此时已有1979、1980级的同学陆续加入。北师大合唱团先后参加了多次演出、合唱比赛,活跃在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以及天桥剧场、首都剧场、北京展览馆剧场、政协礼堂、二七剧场等的舞台上。

1982年5月至6月,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并有部分教师参加的北师大合唱团 80人,参加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北京市文化局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北京合唱节”。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举行的首个合唱艺术节,北京37个专业及业余合唱艺术团体 4000 多人相继进行了11台合唱音乐会演出。北师大合唱团演出的指挥为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乐团(现中国电影乐团)刘开树,演唱的曲目之一《泼水节的思念》是人民作曲家施光南创作的一部怀念周恩来总理的混声合唱作品,北师大合唱团的这次演出是这一作品的首唱。当年,施光南先生亲自到北师大合唱团的排练现场,给团员们讲述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经历,分析作品意境、情感、表现手段与演唱风格,经刘开树指挥的严格训练和准确指挥,北师大合唱团顺利地完成了《泼水节的思念》这首182小节、长达7分钟的合唱作品。著名指挥家严良堃当年评价说:“这首作品对专业合唱团来说都是有相当难度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完整播放了北师大合唱团的四首合唱现场录音。

2012年9月8日,110位1977、1978级校友在北京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的庆典上演唱了《祝福祖国《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指挥为数学系1978级郑君礼。

2014年5月,以1977、1978、1979、1980级为主的北师大合唱团老团员组建了京师校友合唱团,在校领导和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乘着歌声的翅膀——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合唱团建团35周年纪念音乐会”,指挥为国家一级指挥、时任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孟大鹏。

2018年12月,京师校友合唱团应邀在校友会总会举办的“母校有约”活动中表演了男声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2019年5月,京师校友合唱团与北师大合唱团联合举办了“金声四秩——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合唱团建团40周年纪念音乐会”。演出吸引了很多老同学参与,不少同学专程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回校参加排练和演出,京师校友合唱团演唱了无伴奏混声合唱《牧歌》《鸿雁》《丝路追梦》等,再现了当年的风貌,寄托了合唱团老团员们对母校的眷恋,对当年合唱团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