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系1978级 陶宏伟
感谢孙一林同学给我发来北京师范大学关于“我的高考,我的大学”的征稿通知,一下子将我的思绪拉回40多年前,突然有了写点儿什么的冲动。高考对我们来说是从风华正茂的青年走向社会的路途中揭开的又一篇章,在人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我们这一代人的高考,是那么艰辛、曲折。回想那时我们的上学之路,小学刚读二年级就赶上“**”,稀里糊涂地就小学毕业升到初中。初一、初二就没有正经上过课,一段时间挖防空洞,另一段时间去拉练。到了初三,终于得知有关中学生中好的可以直接上大学的指示,大学的梦想重新在我的心中燃起,于是开始认真读书,赶上了择优录取的高中。但好景不长,“反击右倾翻案风”和“白卷先生”使认真读书又变了味道,学工、学农的实践活动几乎贯穿始终。高中毕业后,上大学成为泡影,我去了延庆农村插队,成为一名知青。经过近两年的磨炼,于1976年年底通过推荐招工,我到北京市文化局下属的北京市美术公司当了一名电工。当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泽东主席肖像就是由这个公司肖像组绘制的。那时的美术公司还几乎包揽了北京市的各大展览和会场的布置,甚至还有公园设施的布置和检修。
1977年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时,虽然准备时间已经很紧,但我还是在当年12月11、12日参加了高考,考了274分。当时北京市理科录取线是市内280分,郊区260分,我卡在中间,落榜了。不过很快机会又来了,1978年的高考在向我们招手,还得继续拼搏呀。我虽然是高中毕业,但学习的知识并不系统,现在有时间,正好可以自学补一补,于是想方设法买了一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丛书知识系统全面,既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又培养自学能力,对我们这些在职青年复习高考是有极大帮助的。
“紧车工,慢钳工,溜溜达达是电工”,其实这是对电工的误解。电工所从事的安装和维修工作是分布式的,遍及单位的各个角落,所以出了问题就会到处去,让人看到的是溜溜达达;另外,电工的活儿,动不动就要登梯爬高,工作时不能有任何分心,一旦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工作时间复习是不可能的,我想的办法是:每天下班以后,回到家先休息1小时左右,然后吃晚饭,饭后看书。那一段时间,家人非常支持,使我能够挤出时间复习。
1978年7月7日、8日、9日3天的考试,成绩出来,5门功课我取得了384分的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系录取,成为一名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生。由于我们国家当时百废待兴,而我们考上大学的路途坎坷,“振兴中华,从我做起”成为我们这批人的口号,并为之奋斗。苦也好,累也好,我们都过来了!经历是过去时,但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转化为现在时,乃至升华为将来时,正所谓让历史告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