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做群众演员的诱惑(1 / 1)

体育系1978级 丁玉山

恢复高考后,我们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年龄差异较大,经历、见识各不相同的青年,有幸走进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成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那时,国家经济落后、物质贫乏,加之思想比较封闭、视野不够开阔,对我们而言,北京城、大学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

记得入学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4月某日,一则“到王府井做群众演员”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全系蔓延开来,一时间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翘首期盼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为了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干扰,拍摄时间安排在午夜12点至凌晨四五点钟;尽管如此,大家依然情绪高涨、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然而,我由于有在农场的知青生活经历,深知熬夜会导致作息时间改变,会对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尽管全系1977、1978级约150人都于拍摄当晚8时走出校门,浩浩****地奔赴电影拍摄地——王府井大街,我却选择做了全系唯一的“落后分子”,没有参与这次拍摄任务。

当晚,在导演及其他剧组人员严肃认真的拍摄要求下,反复多次对不同场景进行拍摄,开始于午夜的拍摄任务终于在清晨5点停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群众演员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学校,大家连早饭都无心吃也顾不上吃了,倒头便睡,一觉不起……

由此带来的持续数日的精神萎靡,让大家从最初的兴奋、惊喜中,逐渐认识到违反生物钟规律导致的严重后果。俗话说,宁丢一场戏,不舍一夜觉。此时,我这个“逃兵”,自然也就摇身一变,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智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