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系1977级 郑文华
从1978年3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后毕业、工作,至今已有40多年了。看到现在装饰精美、琳琅满目的各类图书,还有丰富的电子读物,不由回想起我入学时的学习用书多数是人工刻写、油墨印刷、16开素纸装订成册的教材,少数是印刷品。10年“**”,大学受到重创,1977年恢复高考时,学校没有教材。为了让我们——“**”后的第一批高考入校的学生——有教材可用,刚恢复工作的老师们全力以赴,查找资料,编写教材,刻板印刷,装订成册。
我们走进课堂时,得到了字迹清晰、带有油墨味道的教材。从农村、工厂、矿山来的同学们,年龄相差12岁的同学们,都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认真倾听着老师们富有**和哲理的讲解。老师引领着我们探索、质疑、争论、求知、求真,师生都满腔热情地要追回10年的损失,那时在课堂、图书馆、校同学们在美丽的校园里读书园和野外实习基地,同学们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向老师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
我工作多年后,更深刻体会到北京师范大学老师对我们的无私奉献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帮互助。在大学学习的4年,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