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系1977级 钱小芙

1978年3月,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我们从五湖四海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当时班里很多同学心中向往的是物理系或数学系,但是入学不久地理系就让其他系的同学十分羡慕,因为我们每年都要参加一次野外实习。

40多年前我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经济、交通各方面条件与现在有天壤之别,但为了培养国家一流的地理人才,系里每年都会组织学生野外实习。下面记叙的是我们离开北京的两次实习。

1979年暑假,我们去秦皇岛进行地质和地貌实习。当时住在秦皇岛煤矿学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前身之一)。每天早上5:30起床,6:30出发,实习地点离住地远就坐大卡车,返回时步行,下午约1点回到住地,路上一般要花两小时。实习快结束的时候,我们去了北戴河和山海关,考察海岸地貌。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海,心中万分激动。

秦皇岛实习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中午我吃了街边卖的煮玉米,下午开始剧烈肚痛,班干部刘杰同学和老师一起骑自行车把我送到了县里的小医院,当晚住院输液。第二天早上全班同学要坐大卡车回京了,车到了医院门口,神奇的是我此时虽然虚弱,但已经能和大家一起坐车回北京了。

1980年的暑假后,我们去了武汉、九江、南京进行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综合实习。在武汉的两天里,我们参观了武汉钢铁厂,并初步了解武汉的城市布局。第三天晚上全体师生一起,乘坐长江客轮的四等舱沿长江顺流而下到九江,次日早上坐汽车上庐山,全体同学住在庐山中学礼堂里,吃饭在学校食堂。在山上地貌实习6天,土壤植被实习5天。当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一些同学为了搞清楚庐山的冰川地貌,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负责植被实习的武吉华老师见到我时经常问一句:“你身体还好吧?”在老师同学的关照下,我在庐山实习期间一切顺利,身体健康。

从庐山下山后,我们到了鄱阳湖边的庐山水泥厂,住在水泥厂宿舍。在这里我们考察了石灰岩溶洞和湖岸地貌。其后我们从九江乘坐江轮一天一夜,到达此行的最后一站南京。在南京主要考察了火山地貌,参观了紫金山天文台。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老师们指导严格,以身作则,使得我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了地理学前辈们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专业素质和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1977级,我为成为你的一员而骄傲,同时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为我留下了人生最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