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1977级 延燕
2018年是我们1977级大学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校门40周年。这届同学中很多原本是工人、知识青年、军人等,与他们相比,我当时高中毕业不久,在这场足以改变百万人命运的考试中,我无疑是幸运的。
1977年12月10日是高考的第一天,上午的考试顺利完成。下午我从家里出来去考场,路上的行人很少,我想可能出来早了,于是放慢了脚步。到了考场,楼里一片寂静,监考老师说1点30分开考,我再晚到5分钟就不能进考场了(当时规定开考半小时后考生不能进考场),我这才知道自己把考试时间当成2点了。那场考试的科目是物理化学,我被这突发的事件一激,大脑近乎空白,带着紧张和慌乱的情绪考完了这一场。
这场考试的失利使我对高考的录取不抱希望了,刚好遇到北京缝纫机零件厂招工,我就应招成为一名工人。一天,我的师父递给我一封信,我打开一看,居然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我当时是又激动又意外。
亲戚朋友得到我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的消息后都说我运气好。现在回想起来,我想为我的“好运气”讲3个小故事。
故事一
“**”开始的时候我正在上小学一年级,当时小学“停课闹革命”,在上学的最后一天,教数学的史老师送了我几本小学的数学课本,他说他用不上了,给我,让我的家长教我。这使我在停课期间得以继续学习,最大程度减少了由停课带来的损失。
故事二
“停课闹革命”近两年后又“复课闹革命”了。那时我好像是小学四年级(记不太清了)的学生。当时“读书无用”在学生头脑中还是很“有市场”的。一天放学后,我和一位同学留下来“学雷锋,做好事”,打扫校园。事后和班主任刘老师聊天,刘老师让我们专心学习,学好知识迟早有用。我当时年纪小,不是很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记住了,一直努力学习,在任何情况和形势下,都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故事三
1976年年底我高中毕业,这是去农村插队的最后一届高中毕业生。我也按规定去农村插队。这一年我们是在北京郊区插队,学校用车把学生送去。记得我当时一条腿刚迈上车,另一条还在地上时,看到送我的妈妈递给站在车门旁的班主任胡老师一张纸条(医院的诊断书),说我的脚患有关节炎,希望胡老师能转告生产队的领导,不要让我下水田干活。胡老师马上让我下车,并告诉我们这种情况按政策可以不去插队。我就回家成了“待业青年”。高考前一个月,学校把我们这些“待业青年”召回,组织了考前复习。而那些去插队的同学失去了这个机会,只能边劳动边自己复习。相比之下,在高考中,我们就更具有竞争力。后来在我高考迟到的不利情况下,胡老师还帮我合理地报了志愿,使我顺利地被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录取。巧的是,胡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前的毕业生。
40多年过去,很多事被我忘记了,唯有这3件事我记忆犹新,并经常讲给别人听。我认为,要说我高考运气好,就好在我在“**”那个年代,遇到了故事中这3位一心为学生考虑并能正确引导学生的老师。是他们成就了我的高考,并引导、教育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永远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