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1977级 李斯琪

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考试时间确定在当年的12月。云南省当年的高考理科只考4门:政治、语文、数学以及合为一门的物理和化学,总分400分。当时我还在农村插队,经过一段时间的简单备考,我以310分的总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78年2月底我接到入学通知书,心情非常激动。特别是学校给新生的信《致新战友》,其中有两句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读来兴奋不已,真正感觉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呀!我考上大学了,这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但再仔细一看入学通知书,要求2月底报到,这下可傻眼了。因为云南保山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入学通知书就到得很晚,而从保山到北京要走1周。我只好赶紧给学校发了份电报(当时最快捷的方式),说明原因,请个假,推迟1周到校报到。

打点好行装,踏上入学之旅。保山到昆明坐客车要走3天,当时为了省钱,找货车司机(熟人)带我到昆明,也走了3天。当年父母1个月的工资收入才120元,我拿了100元现金就出发了。到达昆明后,我买了直达北京的火车硬座票,35.8元,随车托运行李(学校考虑得很周到,随入学通知书寄来了行李托运条,贴在行李上,到北京后不用自己取,学校会统一取回)后,就背着一个小书包坐上了火车。

我坐了3天3夜的火车,腿都坐肿了。3月8日晚上11:30到达北京,天上下着毛毛细雨,这么晚了,人生地不熟的,只有先住店。当年不是随便就可以住店的,必须由旅馆介绍所介绍才能住店。凭入学通知书,我到火车站旁边的旅馆介绍所,被介绍到当时宣武区(今属西城区)的一家小旅馆,等找到这家旅馆并睡下,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

我躺在**怎么也睡不着,5点多钟就醒了,一看外边天已亮,干脆起床洗漱。旅馆有一张公交车换乘图,研究了一下发现,先坐10路到前门站,再换22路就能到北京师范大学,那就走吧。3月9日上午9点多,我终于到北京师范大学物理楼物理系办公室报到了。辅导员王艳华老师看我到了,很高兴,说那天第3、4节课是第一次上课,让我先去上课,其他事情课后再办,然后把我领进101阶梯教室。这堂课是漆安慎老师的力学课,讲北京市高考的物理题。我坐了3天3夜的火车,头昏昏沉沉的,完全还是坐在火车上的感觉。课没怎么听进去,但有一题是电线杆上的路灯的受力分析,记得漆老师说那根斜的支撑杆是光滑铰链连接,一句“光滑铰链连接”,终生难忘。从这一节课开始,我真正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学生。

课后生活委员张工力带我去食堂吃饭,之后回宿舍,6人一间,左宏劭、朱北红上下床,张力生和我上下床,牛建国、刘兆臣上下床。晚上我的行李还没有到,班长老左说他回家住,让我睡他的床,同学们对我可真好!

入学之旅永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