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系(俄语专业)1977级 夏宇继

悲哀的2016年2月15日,南老师在陪我们大家欢庆完情人节后,还是走了。这次她走得很远,远得令人心碎。

她带走了一肚子的学问,留下了一座以她渊博的学养、出众的才华建立起来的俄国文学研究史上的丰碑,也留下了对亲友和学子满满的爱。这么多人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深情回忆她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表述、每一次凝视、每一个开怀大笑……这些代表了她独特的魅力及终极价值。

我早已年逾花甲,但南老师总是很不“与时俱进”地称呼我为“小夏”。就在不久前她过75岁生日,也就是离生命的尽头不到1个月时,我们通过微信联络,她送来一句问候:Cno cn,Kak TbI Bce xopolo?(小夏,你还好吗?)

我看后眼眶湿润而无语,这句看似平常的口语问候,是她不顾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拼尽气力送来的呀!关心他人是她的本色。由于各种机缘,我们早成为心心相印的忘年交,有时从一个眼神、一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问候,就能体味出一道道穿越时空的心灵感悟,她始终惦念着我这个生了病的学生,那一刻,我真想飞越大海,陪伴、服侍在她身旁……

时代确在前行,但贪婪、丑恶与仇恨的现象也没完全消失。大家的回顾使我们看清,南老师心灵深处始终保留着一片净土,她是真正意义上大写的人、纯粹的人!她那凡人不及的才智,从每次文学精读课中都能感受到;抛开金钱的衡量,其拔群的洞察力,其对人物极为深刻的理解,对钻营小人的不屑一顾,使其虽物质相对清贫,然精神富可敌国!

南老师走前留下的话是:不要哭,我终于可以解脱痛苦。她走得那么从容,那么有尊严!

我想她一定走得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因为她有所有母亲都有的、比江河还要长的爱女之心,她一定在眷恋着独女敏淑和小外孙,记挂着所有亲友,也深爱着在她眼里永远可爱的学子。我相信,她一定走在一条用所有爱她的人炽热的红心铺

就的地毯上,捧着大家送上的五颜六色的鲜花,不断地向我们亲切挥手!

愿亲爱的恩师一路走得安详,回到在天国的门口迎候她的余老师身旁,续写他们动人的爱情故事。

相信即使到了天国,南老师也会带着满脸灿烂的笑容,向我们投下深情关注的目光。

恩师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