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启功先生请教书法的点滴往事(1 / 1)

历史系1978级 王炜民

我自小学大楷描红,那时就开始喜欢墨笔涂鸦了,但只是时常动笔,其实不得要领,真正懂得书法是在上大学之后。1978年我有幸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到文化氛围浓厚的首都北京求学,单就书法学习而言也获得了优良的条件。除了随时可以欣赏到处可见的牌匾碑刻,以及去琉璃厂荣宝斋等店铺观看字画,在北京四年我还仔细观赏了许多书法展览,并拜访了几位书法家。记得到北京上学不久,得知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就在中文系任教,便有了请先生指点的愿望,但自知习作拙劣,拿不出手,拜访名家还有些胆怯。恰好杨鹏程同学为家乡母校请启功先生题写“华容

县第一中学”校名,邀我同往,有同学壮胆,便鼓起了求教的勇气。启功先生当时住在西城区小乘巷,平时不来学校,我们只好在先生来校上课的间隙拜见。由中文系一位杨鹏程的老乡引荐,约好了见面时间,我俩提前到启功先生上课的教室外等候。下课后便逆流而进,向先生说明来意。我拿出习作,请启功先生指教,先生直率地说,咱们是师生,就不客气了。于是直接指出了习作的缺陷和问题,并嘱咐多临帖、多揣摩。那次拜见虽时间短暂,但与先生建立了联系,之后请教自然就多了。临近毕业,也是在课间,我和中文系几位同学向启功先生求墨宝留念,先生答应“下星期咱们写一坛”。当时学校给启功先生在校内分了一间宿舍,供上课或有事到校时休息用,届时先生便在那里为我们几个学生挥毫留念。先生知我的专业是历史,提笔写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的名句“六经皆史也”,落款仅有“章实斋语书为炜民同学留念”。我学习历史,时间观念较强,提出能否加注时间。但那张条幅再要加字有碍章法,先生便挥笔又写了一幅:一九八二年六月二日午炜民同学属书曰学无止境。两张条幅,一张教导我广开思路,博览群书;另一张鼓励我不断进取,勇往直前。两幅墨宝我一直珍藏并时常欣赏临习,“六经皆史”“学无止境”则成了我研学治史的座右铭。现在我可说已入书法之门,追根溯源,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承蒙启功先生指点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