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话反说相当于修辞格中的反语,是用相反的词语表达本意,使反语和本意之间形成交叉。在幽默语言交叉技巧中,反语以语义的相互对立为前提,依靠具体语言环境的正反两种语义的联系,把相反的双重意义以辅助性手段如语言符号和语调等衬托出来,使观赏者由字面的含义悟及其反面的本意,从而发出会心的微笑。
反语是造成含蓄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的重要语言手段之一。简言之,就是故意说反话,或正语反说,或反话正说。
实际上人们常爱说反话。如到朋友家参加聚会,你发现朋友的夫人越来越胖了,你如有幽默感的话,一定会说:“啊,你怎么越来越有骨感了。”对方会嗔怪地笑起来。
反语幽默,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喜欢的一种幽默形式。
但是,要注意的是,反语幽默一般都有一定的攻击性。如果自己准备幽默对象没思想准备,你的话又有针对性,就要十分注意分寸,主要是对方与你的关系是否经得住这种幽默。此外还得考虑场合和其他条件。有时同样一句话在一种场合下可以讲,在另一种场合下就不能讲;对同样一个人在他心平气和时能讲,在他心境很差时就不能讲。
准确地把握对方的心境和环境的性质,同时把握自己说话的分寸,是有幽默感的人的重要修养,如果在这一点上粗心大意,那不但幽默不起来,反而可能冒犯了对方的自尊心,弄僵彼此间的关系。
所以,反语幽默在幽默对象面前,一定要考虑其复杂性。
举一些正话反说的例子。
发呆这事,如果干得好,叫酷呆了。
木讷这事,如果干得好,叫玩深沉。
狂扁人这事,如果干得好,叫主持正义。
挨板砖这事,如果干得好,叫忍辱负重。
玩游戏这事,如果干得好,叫加班加点。
鬼混这类事,如果干得好,叫恋爱阶段。
霸占这种事,如果干得好,叫结婚成家。
愣头青这事,如果干得好,叫新新人类。
掐人这种事,如果干得好,叫异性按摩。
跑龙套这事,如果干得好,叫友情出演。
摆架子这事,如果干得好,叫蛮有气派。
装傻不吭声,如果干得好,叫大智若愚。
回家蹭饭这事,如果干得好,叫看望父母。
虐待儿童这事,如果干得好,叫望子成龙。
前言不搭后语这事,如果干得好,叫跳跃思维。
脚踩两只船这种事,如果干得好,叫慎重选择。
这就是反语幽默的魅力所在。它和逻辑学中的“归谬法”有些相似,也有将语言中的某些意义故意引申至谬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