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个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杰出的诗人。他不但喜爱文学,更喜欢和文学家做朋友。在他的身边,聚拢来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才子,其中最有名的是以孔融、刘桢、陈琳等组成的建安七子。曹操同他们之间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尤其是陈琳骂曹操的故事,给人以很深的启发。
陈琳字孔璋,广陵(今扬洲)人,起初在权臣何进手下当主簿,后来依附袁绍。袁绍讨伐曹操的时候,命陈琳写了一个《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把曹操骂了一个狗血喷头。文中写道:
“司空曹操,其祖父中常侍曹腾,曾与徐璜一帮奸臣祸乱朝政,横行无忌,伤害百姓。其父曹嵩是他人之子,过继给曹腾,假冒名位,得以参与朝政,利用职权,盗窃朝廷金银宝器,搜刮钱财;曹操本人不过是宦官阉竖的后代,缺少教养和道德,狡猾毒辣,是祸乱的根源。”接着,陈琳又列举曹**迫汉天子、残害大臣等种种罪行,还宣布:凡是能献上曹操人头者,封为千户候,赏钱五千万。
袁绍命令把陈琳写的檄文到处张贴散发,有人把拾到的檄文送给曹操。当时,曹操因中风感冒,浑身酸懒,阵阵头痛。曹操看了那檄文,见把他祖宗三代都骂了一顿,还出赏钱买他的人头,毛骨悚然,又气又怒,出了一身冷汗。说也奇怪,曹操冷汗一出,竟然周身松快,头疼消失,从**一跃而起,问:“这檄文是何人所写?”左右回答说是陈琳。曹操笑了,说:“有文才,还要有杰出的武将、军师配合才能成功,陈琳的文章虽然写得好,但袁绍不懂兵法武略,那管什么用呢?”
果不出曹操所料,官渡一战,曹操以数万人马击溃了袁绍的10万大军,接着夺取了冀州,捣了袁绍老巢,袁绍部下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正当曹操率左右官员骑马进城的时候,只见刀斧手绑了一个人推到曹操面前。曹操一问,知道这就是那个写檄文骂他的陈琳,就说:“陈琳,你以前为袁绍作檄文讨伐我,数数我的罪状不就行了?为什么要污辱我的祖父、父亲呢?”陈琳回答:“在人营中,吃人俸禄,当然为人做事,好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听到陈琳这番话,曹操的左右都劝曹操把陈琳杀掉算了。曹操虽恨陈琳痛骂过他,但很喜欢陈琳的文采,不由得起了怜才之心,说:“以往的事情算了吧!”曹操赦免了陈琳,让他在帐下从事负责起草文件的事情。
陈琳写的各种书信和檄文,草稿完成后就呈送给曹操审阅。曹患有头痛病,这天又发作了。躺着读陈写的文章,却一下子起身说:“这正可以治好我的头痛病。”于是多次予以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