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天下三分(1 / 1)

刘备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想建一番事业,但他起兵之后,连连被曹操所败,率军退到湖北新野一带,很想请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辅佐他。后来听说襄阳城外隆中地方有个名士叫诸葛亮,博通古今,深有韬略,才名极高,人称“卧龙”,便拿定主意要请诸葛亮出山。

一天清早,刘备带了他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骑着马奔隆中而来。来到诸葛亮草庐前,向守门童子打听诸葛亮是否在家,童子说:“先生早上就出了门,不知到哪去了。”

刘备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呢?”

童子说:“先生行踪不定,或者三天,或者十天半月。”刘备无可奈何,只好败兴而归。

过了几天,刘备听说诸葛亮已经回来,便又和关羽、张飞二人登门拜访。到了诸葛亮门前,见着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诸葛均说:“哥哥昨天倒是回来了,可今天又跟崔州平出去闲游了,不知何日回来。”刘备听了,连连叹气。

其实,诸葛亮这两次都没有走远,他是一个极为机警谨慎的人,在群雄纷争、前景莫测的形势下,诸葛亮决不会贸然出山的,他要仔细观察当世的各种势力,看谁是有远见、识人才,可以辅佐的英主。

刘备两次拜访扑了空,并没有灰心丧气,但性情急躁的张飞却火了,他说:“一个普通儒生,谁知有没有真本事?你是堂堂的汉家皇叔,写一封信把他召来了不就完了?他要装腔作势摆架子,干脆一根麻绳捆来算了!”

刘备说:“群雄纷争,鹿死谁手?就看谁能招徕杰出的人才。昔日周文王三访姜尚于渭水,礼贤下士,难道我就不能对贤士表示真诚吗?”关羽、张飞只好应允,三人骑马出门,刚好天色变黑,大雪纷飞,三人迎着风雪,直奔隆中而去。

到了庄上,敲门问话,童子说,诸葛亮今日碰巧在家,只是午睡未醒。刘备说:“既然先生未醒,不要打搅他,我们等一会儿,他睡醒以后再去通报!”

足足等了有两个来时辰工夫,童子才告诉刘备说:“先生已醒,有请诸位!”刘备、关羽、张飞才快步进堂,只见诸葛亮刚刚睡醒,两眼惺忪,懒洋洋地问:“有什么客人来访?”

不等童子回话,刘备抢先一步说:“刘备在此等候!”孔明连叫失礼,说到里边更衣一下。又等了好一会,孔明才从里边出来。只见他20多岁年纪,身材修长,眉目清秀,洋溢着智能的光彩,身披一件鹤氅,风度俊逸潇洒,看上去满腹才学。刘备行了大礼,说:“先生有济世之才,通古博今,希望能对我进行开导、帮助,使我在乱世之中有所作为!”

诸葛亮推辞说:“我本是一个农人,整天和泥土打交道,怎敢谈论天下事。不过,既蒙将军三番来访,请将军先谈谈你的志向和打算吧!”

刘备说:“东汉天下分崩离析,奸臣掌权,天下大乱。人心不一,豪杰并起。我想伸张正义于天下,成就一番事业,可是才疏智浅,屡次失利,望先生多多指教!”

诸葛亮说:“现在天下有势力的几家是曹操、孙权,还有刘璋、刘表等人。曹操足智多谋,占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最近又打败了袁绍,气势正盛,不可正面与他交锋;孙权占据江东,土地肥沃,有长江可作屏障,占了地利;将军的优势是争取民心,扎下根基;荆州地势很好,且西边邻近巴蜀,那里的刘璋昏庸软弱,将军应该把巴蜀控制起来,发展力量,建好根基,然后同孙权结成盟友,一旦时机成熟,就向中原进发。这样,功业可成,天下就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形势。”

诸葛亮讲完,刘备觉得顿开茅塞,连连点头,赞服不已。诸葛亮又取出自己保存的西川五十四州地图赠给刘备,说明他早为解决西川做了必要的准备。

刘备诚恳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见刘备态度恳切,尊重人才,眼光远大,决心出山相助,从此跟随刘备,指挥战斗,运筹帷幄,管理内政,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根基。正如大诗人杜甫说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要没有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那当初势力最小的刘备就很难立足天下,很难说会有一番三国演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