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军覆没的败将回来(1 / 1)

秦穆公是秦国一位宽豁纳谏的开明君主,但他也有孤行己见、鲁莽行事的时候。

当时,秦国日益强盛,为一方霸主。公元前628年,秦穆公趁晋国晋文公病死的时机,要派兵经过晋国山区攻打晋的盟国郑国。当时,百里奚和蹇叔都表示反对,认为千里奔袭会走漏风声,造成对方以逸待劳的局面,但穆公一心取胜,不听劝告,执意派百里奚儿子百里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大军,从都城东门出发,踏上了征途。

大军走到半路,遇见了一个郑国贩牛羊的商人弦高。弦高听说秦军要打自己的国家,非常害怕,他灵机一动,立即拨出肥牛20头赠给秦军,编造了一番郑国国君听说秦军出师特派他前来劳师的谎话。秦军主帅孟明视听说郑国有了准备,于是改变了去郑国的计划。

说郑国知道秦军出动是假,但晋国新即位的君主晋襄公却真的得到了秦军出兵的情报。晋襄公非常恼怒秦国的举动,暗地派了大军埋伏在秦军必经之路殽山山谷,正等着秦军中计呢!

秦军经过殽山时,只听得山谷两侧金鼓齐鸣,杀声大振,数万晋军从四面杀来。秦国长途跋涉,疲惫已极,而且山路崎岖,战车不易动转,顷刻乱作一团。晋军又放起火来,秦军死伤无数。最后,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都被晋军俘虏,秦军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晋军把孟明视等三员大将捆绑到晋襄公面前。如何处置这三个败军之将呢?最后,晋襄公听了母亲的劝告。他母亲认为:兵败者死,这是各国的惯例。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为秦国丧师辱国,即使他们放回去也难以活命,因此,晋国可以做个人情,不杀俘虏,借刀杀人,让他们回国去死。于是,晋襄公放了孟明视三个人。

孟明视三人自己也觉得回去难以活命,但他们还是抱着不做异乡野鬼的心情回到了秦国。没想到,秦穆公亲自出城迎接三个败将,并为战死的军士和孟明视等人受辱而痛哭流涕。有人劝他说:“败军之将,理应斩首,为什么您还对他们这样礼遇呢?”

秦穆公说:“出师之前,蹇叔、百里奚都极力劝阻,但我没有听从,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都是杰出的将领,只是因为我的错误决策才兵败被擒,这都怪我呀!再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对于武将,不许他们失败,打了败仗就杀,哪能安定军心,让将士忠诚效力呢?”于是,秦穆公不但没有处罚孟明视三人,反而好言安抚,仍让他们三人统领全国军队。孟明视三人感激得呜呜大哭,发誓要为秦国报仇。

三年以后,即公元前625年,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又率大军伐晋。大军渡过黄河,孟明视即命令烧毁渡船,表示勇往直前的必胜决心。大军**,打败了晋国军队,夺取了王宫城。然后,孟明视又把军队带到曾经全军覆灭的殽山,收敛和埋葬了阵亡将士的尸骨,为秦国报了仇,雪了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