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亿(北宋文学家,974~1020)中进士后,任翰林学士,因为他的文章好,受到宋真宗的宠幸。一切重要的诏令、报告、批文,宋真宗总让他起草,一时红得发紫。但杨亿并不因皇帝宠幸就骄矜自是,相反他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了。每次写公文,他更加字斟句酌,总想把它写得像诗文一样的精粹。因此,即使他写的一份简单的公文也会被人们看作是文学珍品。
那时朝廷里的官员,凡属碰到升迁转调的事,总希望批给自己的公文是杨亿写的。所以,他们在杨亿当班的那天就纷纷前去拿公文。按宋朝的惯例,翰林批示公文是要收钱的,名为“润笔”。公文是谁写的,那份润笔就归谁拿。这样一来,杨亿得的“润笔”就比别的翰林多多了。这可把他愁坏了,他看着眼前一摞摞银钱,急得直搓手:“拿这么多,有伤廉洁……”
“这是您的汗水换的,快别那么想。”同僚劝告他,说:“您就拿了吧,谁会说您呢?”
“不行,不行。”杨亿极力推让,他把钱分成几份,说:“均分,均分,一人一份。这样我就心安了。”他次次如此,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