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吃醋”司汤达(1 / 1)

1838年,司汤达的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写成了,他贫困寒碜,将这部书廉价卖出5年的版权。

一天,巴尔扎克看到《立宪报》上刊登了《巴马修道院》中的一章,读到描写滑铁卢战役的章段,不禁为其精湛的描述拍案叫绝。

他给司汤达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简直起了妒忌的心思。是的,我禁不住自己一阵酸醋上心头,我为《军人生活》(我的作品中最困难的部分)梦想的战争,如今人家写得这样高妙、真实,我是又欣喜、又痛苦、又着迷、又绝望。”

但是,巴尔扎克对司汤达的钦敬之心还是战胜了“妒忌”之意。第二年,他写成了长篇评论《司汤达研究》,高度评价了其杰作《巴马修道院》。

巴尔扎克的这种做法,在文人相轻的社会里,人们是难以理解的,受到了不少人的非议。批评家圣勃夫竞诬蔑巴尔扎克说:“一定是受了司汤达的贿赂。”

而巴尔扎克心中却坦****,对造谣中伤之语不屑一顾。他向世人宣告:“我写那篇谈论贝尔(即司汤达)的文章,是大公无私、诚心实意的。”

这是司汤达所未预料到的,得到这位“最高的评判者”的推荐,真是喜出望外,他原来以为《巴马修道院》这部小说要许多年才会为人们所理解。司汤达立即复信巴尔扎克,向他致以真诚的谢意,还求教了创作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