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群华诗词《长河回望》评点
三年前,群华同志将厚厚四大本、洋洋四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秋雾濛濛》书稿送到我面前,请为之作序,因我当时忙于作家爱心文化园的建设,工作十分繁忙,静不下心来,故没有为之。
今年,他又将他创作的两百余首诗歌清样送到我的面前,请我写序。我被他的创作**所感动,便欣然应之。
我已为一百余位文艺家朋友的作品集、作品展写过前言、序言,并于去年结集成《人生风景》一书出版,心中充满丰收的喜悦。重读这些文章,感慨很多。为友人作序,既是分享朋友成功的喜悦,也深感自己要加倍努力,赶上朋友们的步伐!从这个角度上讲,这种成人之美的“创作”,也是鞭策自己的一种人生乐趣。
群华同志初中毕业后当过赤脚医生,高中毕业后当过人民教师,又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和工作了十年,而后又到省委宣传部工作了十八年,曾撰写出版了二十多万字的《机关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可见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功底。来省文联工作后,又与人合作创作出版了四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秋雾濛濛》,可见文学功底也不错。我认真阅读了摆在我面前的诗词、歌词清样,从时间上讲,他的诗歌创作从初中毕业开始,到现在时间跨度达四十年,经历的事情不少,每逢大事、喜事、盛事或有趣之事,作者都能有感而发,赋诗记之。从形式上分,有古体诗词,也有现代诗歌,还有歌词、赠言。从内容上看,这些诗词歌赋,内容丰富,反映的生活面宽阔广泛,包含的信息量丰富多彩,国事、家事、本职事,事事关心;亲情、友情、爱情,情情萦怀。这些诗词有些意境高远,娱人耳目。如《咏荷》“清香阵阵随风飘,十里荷花分外妖。碧波**漾绿荷美,心旷神怡夏暑消。秋凉冬寒藏冰洁,出水芙蓉玉骨娇。假日休闲观胜景,农家楼台听玉箫”一诗,把荷的清香、秀美、冰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描写得惟妙惟肖。又如“登临绝顶不嫌高,闲步九天伴云飘。饱览岱宗观浩宇,万里黄河带一条”一诗,把泰山之高,登泰山的心情感受描写得十分到位,且意境高远,读来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有些诗章妙趣横生,**涤胸境。如《游东江湖》“烟波浩渺东江湖,碧水蓝天画图中。四周两岸树木翠,万山千岛杜鹃红”。不身临其境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又如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日出韶山大地红,伟人丰功千秋颂。井冈星火延安灯,宏文四卷育群雄。唤起工农千百万,横扫日寇与蒋凶。**涤污泥与浊水,神州处处飞彩虹”。仅用五十六字就高度概括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伟大领袖的深厚感情,读后有很强的感染力。特别是《五四精神礼赞》《创业精神礼赞》《改革精神礼赞》等诗,礼赞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团结一致、爱国至上、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和伟大功绩,读后有很强的震撼力。
群华同志的诗或叙史论事,歌颂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或写景抒情,颂扬祖国的大好河山,赞颂祖国初步实现小康、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业绩;或热情讴歌开国领袖、元帅和民族英雄的历史功勋,缅怀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的献身精神;或歌颂中央的正确决策,称颂“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施;或妙笔生花,为时代风流人物造像;或别开生面,对亲人朋友寄予无限深情……这些同时代脉搏息息相关的诗词,读后感到清新、自然,可以看出作者人生的旅程和生命的足迹,可以看出作者热情奔放、乐观大度、积极向上的品格,可以看出作者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对亲人的热爱和坦诚……
什么是诗,郭沫若先生说:“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何其芳先生讲:“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练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对于这本诗词有什么缺陷或不足,作者有作者的想法,读者有读者的看法,我只是觉得太直露了些。诗歌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应更加注重语言的锤炼和构思的新颖。
人生如诗,岁月如歌。群华同志不是专业作家,但他爱好文学,数十年如一日;他能于繁忙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写下一篇又一篇诗文,这难道不是人生的一道风景?愿群华同志在今后的创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创作出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的优秀诗歌作品。
(原载2006年第6期《文坛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