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紧张,恰是孩子学习的硬伤(1 / 1)

很多孩子都存在学习拖延的现象,这个问题,固然跟孩子的惰性有一定关系,但家长们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孩子厌学。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让孩子出去玩耍或者上网玩游戏,他还会拖延不去做吗?一般情况下,孩子心里产生了抵触情绪,他们才会拖延。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抵触情绪呢?这与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莫大关系。

有个男孩,脑子比较活泛,理解能力也强,也有上进心,但学习成绩却一直差强人意。因为这个,孩子的父母一提起学习这档事就唉声叹气,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为了能让孩子上重点小学,两口子省吃俭用按揭买了学区房。从孩子上一年级起,爸爸妈妈就给他报了好几个辅导班,还买来各种教辅习题册,在孩子写完作业以后,父母会要求他继续做课外题。每天复习哪些内容,复习到什么范围都由他们说了算。

尽管爸爸妈妈下了这么大的力气,可孩子的成绩却让他们大失所望。父母一口气能说出孩子一大堆在学习上的不是:上课经常溜号,写作业磨磨蹭蹭,老师判的错题不及时改正,最要命的是错题改过后又一错再错。

自己的全力付出却换来这样的结果,父母自然着急上火,斥责甚至打骂也就接踵而至了。孩子呢,也是委屈得不得了,自己学习挺努力的,可成绩就是上不去,后来索性就不积极了,他说:“我学习是为我爸爸妈妈学的,每当我看到我爸爸妈妈为我学习着急生气,我心里就难过,越难过我就越学不好,后来,我就不想学了。”

据专家研究,孩子厌学的心理障碍有90%是由家庭或学校老师采取强制性的教育方法所致。就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而言,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很重,这种情况下家长再给他们施压,要求他们不停地学,就算是好学生也会产生厌学情绪。可以说,孩子学习拖沓,就是对学业高压的一种无声抵抗。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开始拖延,那么基本上说明他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

有专家把当前孩子的学习状况分成三种状态:第一种是痛苦学习状态;第二种是麻木学习状态;第三种是快乐自信学习的状态,即孩子自觉、自愿学习的状态。

对于拖延学习的孩子来说,第一和第二种他们兼而有之。孩子拖延学习的种种表现说明:他正确的学习动机是缺失的;学习责任感不足、学习兴趣是衰减的。简而言之,孩子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内动力。

认清这一点,爸爸妈妈就要改改教育方式了,不要总是“催、催、催”,“骂骂骂”。试想,本来孩子在学习上就有情绪了,爸爸妈妈还使劲催促,不断指责,孩子心里憋的那股劲就别提了,轻则无声抗拒,爸妈催着,自己耗着,家长用心良苦,结果事与愿违;重则越发叛逆,亲子关系破裂。

其实对于学习拖延的孩子来说,让他们舒心学习远强于给他们压力。给爸爸妈妈们提几点建议:

1.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要求。

2.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不要过多挤占孩子休息和玩的时间。

3.不要过多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4.千方百计让孩子多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增强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5.如果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困难,爸爸妈妈要不急不躁,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鼓励孩子勇于改正,跨越困难。

总而言之,如果父母能够学会运用科学的教子理念和方法,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会慢慢找回来,孩子就会进入快乐自信学习的状态。

教养的秘密

父母期望值过高,往往会压得孩子直不起腰。

过高的期望会像一座大山压迫着孩子,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适当压力使孩子学习进步,压力过大只会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

所以,只要孩子不是不学,我们就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