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上荆州的土地他们第一时间传送到了襄阳,刘备本想不惊动刘表,奈何他们不知道诸葛玄官居何职。
他们来到州牧府门口那护卫便道:“来者何人?”
糜竺道:“我们是徐州来见州牧大人的。”
“可有拜帖?”
“未曾得到。”
“那不能进入。”
刘备道:“我乃徐州牧,这是我的腰牌。”
说完递给了护卫,护卫一看这是王见王啊,赶紧闪身让开,道:“各位请进,不过武器请收起来。”
“好的。”
他们把武器放到了戒指中,一进到里面后,武器就怎么也拿不出来了,刘表见到刘备来也很惊讶道:
“不知道刘徐州来我这里有何要事啊?”
“没什么要事,你我都是高祖之后,刘荆州又比我大20来岁。我可是要称呼一声皇叔的。”
“不用不用,你我平辈论交即可。”
“也好,我听说你有一好友诸葛玄现在在襄阳为你效力,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玄德是想挖我的墙角吗?”
“哈哈哈,皇叔说笑了。其实我是想找其侄诸葛亮。”
“别叫我什么皇叔,叫我景升即可,诸葛亮?他名声虽响但是还未成年啊。”
“这样啊?”
刘备用疑惑的眼神看了看陈登,陈登道:“主公,古有甘罗十二为丞相,年龄小并不代表能力就小,盛名之下无虚士。”
“元龙说得有道理。”接着道:“景升兄不知道能否告知诸葛玄如今在哪么?”
“嗯,你去找他吧,他如今身体不是很好,已经隐居了(情节需要)。他现在住在襄阳城外四百里的隆中镇中,你只要随便一打听便能打听到了。”
“多谢景升兄来日再聚。”
“好,你去吧。”
接着又他们传送到了隆中见人便问,
“请问你可知诸葛玄大人在哪里吗?”
“不知道。”
“不知道?”
刘备一愣,不是说很容易问道的么,他又接着问了几人都说不知道。陈登提醒道:
“主公,既然刘荆州说是隐居,普通人自然是不知道的,他说的应该是问这里的官员。”
“哦,对。”
“我们去问问镇长吧。”
“走。”
镇长也很容易找到,镇长平时哪里有机会见到州牧,虽然不是本州的长官,但是也是一州之长了,刘备一问他,他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一股脑全都说了出去,道:
“大人,诸葛大人早年间也是官至太守,如今来此隐居,别人来问我是不会说的,也就是您来,我才说的。
他还有一个侄子叫诸葛亮人称卧龙,庞德公曾言: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问道:“那凤雏是何人?”
“凤雏就是襄阳的庞统,庞统虽然比诸葛亮大两岁,但是论才能来说还是诸葛亮要稍强一些。”
“哦,这样。不知道目前他们两人现在在何处呢?”
“这个就不清楚了,大人你要不先去诸葛玄家看看吧。”
“好的,他家在哪里?”
“诸葛玄家在离我们隆中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我给你那个村的坐标,大人你去找就好了。”
“好,那就多谢镇长了。”
“很荣幸为大人服务。”
刘备拿到坐标后他们又开始朝着坐标奔去了。来到村口,此村名叫隐谋村。
村里的人各自忙碌着,根本没有打算理会他们三人,刘备找了一个人问道:
“请问诸葛玄家在村里吗?”
“什么诸葛玄,我们村没有此人。”
糜竺赶紧上前道:“你们村有没这些年外面搬过来的外人?”
“哦这个倒是有,我们都称他老玄,莫不是你们要找的人?”
“应该就是了,他现在在住在哪里呢?”
“你看就是最外面那间就是了。”
“多谢。”
他们当他们迈进诸葛玄家时,看见了两人,其中一人道:“你们找谁?”
“我是刘备刘玄德现任徐州牧,今天特地来拜访此屋主人。”
那人道:“我是诸葛玄,不知道州牧大人来这里有何贵干?”
“我是来找诸葛孔明的,听说他是当世甘罗,特地请他来辅佐于我。”
一听此话,另外那人道:“你就是刘备刘玄德啊。”
刘备见此人士大夫装束,道貌岸然,白发仙颜,先一看就是一位名仕,道:“不知道先生是哪位?”
“在下司马徽,字德操,人称水镜先生。”
刘备大喜,立即就对他行了一礼道:“早就听说水镜先生,一直未曾拜访,今日有缘相见,已了备仰慕之心情。”
“老夫只是虚长几岁,没什么本事,玄德不必如此。你今日要找诸葛孔明,当你知道孔明生平么?”
“不知,只是听说他才能举世无双。”
“哈哈哈,那我为你介绍一二。”
“甚好!”
“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和徐元直4人交往甚密。他们4人精通事物,唯独孔明大局观好,善于大格局。
他曾经对他们说:你们的能力足以做刺史做太守。其他人问他的志向,他只是笑而不答,每每都自比管仲乐毅,他的志向不小啊。
你可不要觉得这是他在吹牛,我觉得他可比管仲乐毅要厉害,他足以跟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和旺汉四百年张子房的相比了。”
刘备惊叹道:“这么强?”
“嗯,就算不如也差之不远矣。只是玄德就算请他辅佐,可惜不是时候,可惜啊。”
“先生为何这样说?”
“天下格局已成,就算姜子牙在世也难以一扫寰宇。”
刘备点了点头,对司马徽道:“先生不愧为真正的隐居贤士,竟然能看透眼前的局势。”
此时诸葛玄道:“还有一件事蛮可惜的。”
刘备道:“何事可惜?”
“亮说他要去广交好友和求学,在乡间不方便来往,便去南阳郡卧龙冈了,此时他并不在此地。”
“不知道诸葛先生可有他那里的地址?”
“我哪里会知道,他只是在来的书信中提到了他的住处。”
“那不知道这卧龙冈在哪里?”
“是在南阳郡邓县,再具体就不知道了。”
“好,那备就先行告辞了,二位有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