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思退(1 / 1)

软体动物 阿丁 1082 字 2个月前

宋·汤思退【西江月·被谪怀感】四十九年如梦,八千里路为家。思量骨肉在天涯,暗觉盈盈泪洒。玉殿两朝拜相,金旨七度宣麻。番思世事总如华,枉做一场活靶。

汤思退,字进之,南宋浙江青田人。这地方雨水丰沛土地肥沃,弄个小书僮埋在土里,无需浇水施肥,第二年就能长出个宰相来。单是大宋一朝,青田就出了仨宰相,富弼、朱胜非和汤思退。到明朝又出产了一位刘伯温,大国师,被朱元璋誉为“张良式”的好干部。

小汤同学幼年在南明寺的僧房里读书,闲暇时与僧人们打打机锋谈谈禅,和尚们都说不过他。诗文也清丽,所以在家乡一带小有文名。绍兴十五年(1145年),汤思退考博学宏词科,一试即中,开始其仕宦生涯。那时他还年轻,天下还是秦桧的天下,汤思退不傻,秦相爷的门肯定是要“进之”的。不过那秦相爷府,“进之”容易“思退”难,因此终其一生汤思退都被视为秦党,即便他不承认也洗不清了。

《宋史》载秦桧就快挂掉之际,把副丞相董德元和汤思退叫到身边托付身后事。此举部分表明,秦桧是把汤思退看作自己人的。董德元不必说,秦桧的副手,以五十三岁高龄会试高中,当时写的文章核心内容就是建议朝廷构建和谐社会,与金议和。秦桧和赵构看了都满意。病卧床榻的秦桧嘱咐汤董二人一定要将自己的政策贯彻到底,还拿出两千两黄金分赠二人。董德元“虑其以我为自外,不敢辞”,汤思退“虑其以我期其死,不敢受”——面对一大坨黄金,两人态度各异,很值得玩味。董觉得不要金子的话,秦桧肯定想“闹半天你不是我的人”,假如不死,少不了有小鞋穿。汤思退的顾虑是,你说我要是收了他的金子,秦桧说不定会认为我盼他早死呢,假如不死,少不了有小鞋穿。两人的共同点是都惧怕秦桧,都知道秦桧父子有批发小鞋的传统。这二位心态相同但选择迥异,很有心理学上的研究价值。

事后证明汤思退赌对了,就因为拒收秦桧黄金,组织上便认定他跟秦桧不是一头的,升了官。又几年,擢升左仆射。不过毕竟是有案底的人,侍御史陈俊卿告他舔过秦桧秦熺父子两代屁沟,所作所为也都是以秦桧为榜样,这种复制品绝不可用。

另一位侍御史汪澈也上表,说秦桧虽死,但以汤思退为代表的秦党余孽仍然把持朝政背公营私专权植党,还把朝野流行的段子说给皇上听,“知不知,问进之;会不会,问思退”。这下起作用了,汤思退被罢相,但赵构还是给他留了个观文殿大学士的职位,工资待遇还是很高的。没有把他一撸到底的原因其实不难猜到,在对待金国的问题上,汤思退一贯“思退”,和赵构的基本国策保持高度一致,没站错队的大臣,不管其政绩如何,总有重新起用的机会。

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的部队在符离溃败,一心想帮祖宗雪耻的宋孝宗泄了气,又把汤思退推到了相位上。谏议大夫王大宝、侍御史周操都觉得这个人有问题,司谏陈良翰更直接,说“思退奸邪误国,宜早罢黜”。宋孝宗却说汤思退“警敏”,先用着,以观后效。

后效是这样的:金国来信要海、泗、唐、邓四郡,不给就打。请示孝宗后,汤思退就派卢仲贤去谈判,实际上就是拿土地换和平。走之前孝宗觉得不太甘心,就又嘱咐汤卢二人,视具体情况而定,别轻易就把四郡许了金人。卢仲贤到宿州后,被金国元帅布萨忠义吓得半死,不仅答应割让四郡,每年交岁币,还保证宋以后管金叫叔。这样金叔叔很高兴,宋侄子很恼火,张浚的儿子张栻上书告卢仲贤丧权辱国,孝宗就治了卢的罪。

在割不割地的问题上,张浚和虞允文、胡铨等人坚决反对,汤思退说动孝宗的话很有杀伤力,他说你们这么说是因为率土之滨不是你们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爱国者的美名都让你们得了,皇上的龙椅要是被异族的屁股坐了去,谁负责!一提到龙椅问题,孝宗就坚定了,明确支持汤思退。此间朱熹也三次上奏折表示反对,无果,心灰意冷之下辞官回到老家婺源“存天理,灭人欲”去了。

隆兴二年(1164年),张浚建议孝宗迁都南京,这样借助地利优势稳固政权,再跟金国较量。孝宗又动了心,把正在出差路上给金国送岁币的王之望召回,把辱国的卢仲贤发配郴州。汤思退见议和大计要完,赶忙跟皇上说万万不可,劝孝宗继续求和维稳。其实金国也未必想跟宋动刀兵,但他们的维稳目的有别于宋,吸血鬼对被吸血者恐吓以及让其保持冷静克制,目的只有一个:能长久地把血吸下去——金人看上的,是大宋的土地和资源。

身为宋臣,汤思退看得很清楚,好奴才的成就感来自于主子的平安,是故既不在乎土地,也不在乎岁币,更不在乎叔侄的辈分。但这次宋孝宗没听汤思退的话,反而从未有过地严厉申斥:现在非秦桧时可比,你这么干连秦桧都不如了!汤思退害怕了,不敢再跟皇上顶嘴,转而私下对付主战派张浚,派龙大渊、王之望两人掣张浚的肘,并搜集证据打小报告。居然收效,张浚罢官下狱,最终孝宗同意割让四郡。

宋孝宗赵昚的特点是容易反复,果然不久又后悔,觉得还是抗金好。汤思退便秘密派遣孙造告诉金国以重兵犯境,逼孝宗回到主和的路上,此事不知真假,《宋史》也未必靠谱。靠谱的是布萨忠义随即率军渡过淮河一路烧杀。于是主战的宋臣都说,这是汤思退撤去守备造成的,所以他不思退也得退了,夺其相印贬老汤到永州跟永州之野的异蛇做邻居。太学生们也上书,要求严惩汤思退团伙,最好是杀之后快。老汤听说自己引发了学潮,就心梗了,就死了。临死前留了首词,最后一句是:番思世事总如华,枉做一场活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