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管理的生存捷径:企业卓有成效的改革02(1 / 1)

一般可以进行市场渗透战略,通过横向收购以达到目的,或进行产品扩展收购,使产品进行互补。所以,在进行收购的同时一定要对目标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彻底了解其实际的兼并价值,为兼并操作的具体实施提供依据。下面几点评价对兼并收购非常有用:

(1)法律评价:首先审查目标的法人资格、组织、章程;股东意见;其次是财产清单的法律效力,审核商标、专利权和租赁、代理、借贷、技术授权方面的重要约定;还审查其他的债权债务,以证实有关契约、所有权凭证、公司法律文件及过去的诉讼案件。

(2)财务状况评价:通过聘请当地的注册会计师,确定目标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找出遗漏和疑点,防止虚列财产价值或虚增收入。当然,这一切也可以全权委托国际上的著名咨询机构代理,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

(3)营运能力评价:着重了解目标企业现实的生产、技术、市场状况、行销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其他业务能力,特别是要注意其生产设备的价值,可以用创建方式所需费用作参照。

【事典】花旗集团:把收购作为增强实力的战略手段

2001年9月,花旗集团宣布它将收购“协富第一资本公司”,通过这次收购,花旗集团的经营资产逼近万亿美元。

目前,花旗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集团,该集团采取混业经营模式,经营银行、保险、证券经纪等多个行业,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各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拥有分支机构或代表处,管理资产达7910亿美元。

AFS,原属福特汽车公司,它是一家财务公司,业务主要是为消费者购买福特汽车提供贷款。1998年AFS从福特全部分离出去,成为全美最大的上市财务公司,业务扩展到多种形式的消费信贷、保险及租赁等领域,他们最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消费信贷及海外业务方面,在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750个分支机构,管理资产达1000亿美元。

分析家认为,花旗收购AFS,基于以下四个原因:

(1)AFS是一家成长迅速的公司,近10年来AFS的税前收入年增长率为23%。2001年第二季度在冲销坏账的情况下,收益还有14%的增长,每股摊薄后收益为0.56美元。此外,AFS的收益较花旗集团的证券、债券业务的收益更为稳定,加盟后可为新的花旗集团带来稳定收益。

(2)花旗集团收购AFS也是看中了AFs的海外业务,AFS的海外业务占其总收入的1/4,特别是在日本金融市场上拥有大量客户,是日本第五大财务公司。在欧洲,AFS也有70万个客户。美国升息后,由于国内利差缩小,花旗集团将目光转向亚洲和欧洲市场。此次收购完成后,花旗的海外份额将大幅提高,花旗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山迪?威尔称,此次收购完成后,受益于AFS强大的海外消费信贷业务,花旗集团该类业务今年增长的幅度将达40%。

(3)收购可以增强花旗集团的消费信贷业务,特别是信用卡业务。花旗集团现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卡行,发行总额为750亿美元。收购AFS后,将带来2000万个新客户,或者说130亿美元的业务量。此外,AFS也是石油消费卡的主要提供商,购入AFS后花旗集团将顺利进入消费卡的发行业务。

(4)合并还将节约经营成本。花旗集团此次动用311亿美元的股票与AFS的股东进行换股,以宣布收购的前一天花旗的每股股价57.94美元计算,花旗收购AFS的收购价为每股42.49美元。而同一天AFS收盘价为每股27.5美元,即是说花旗溢价53%收购AFs。收购费用支出预计为6~7亿美元。但收购完成后,2001年合并后的公司能节省4亿美元的费用,2002年将节省3亿美元的费用。这样算来,此次的收购费用将在两年内冲抵掉,依此类推,成本节约不言而喻。

(5)两家公司业务的互补性也是花旗收购AFS的原因之一。在收购前,花旗集团已在日本有一家与日本日兴证券公司(Nikko Cordial Securities)合资的企业,购买AFS后,可将AFS的产品出售给合资企业的客户。

当然,AFS同意被并购也有难言之隐。AFS作为一家消费信贷公司,不能像银行一样可吸收存款,而只能在市场上拆借后再转贷给消费者,然后再将贷款捆绑打包后以债券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由于业务增长过快,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加之受加息影响,AFS的经营成本上升,坏账据说也不小。企业评级机构穆迪及标准普尔今年初先后调低了AFS的信用等级。AFS的股价2001年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此次收购也是花旗集团成立后最大的一笔收购,分析师和投资者均认为,花旗集团将以更好的管理方式顺利地对AFS进行整合。此次收购也是2001年全球金融业超级机构重新分割、整合金融市场的又一次行动。这一年来,华尔街已发生三起大型金融购并案,前两起为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收购金融经纪公司帝杰公司(Donaldson,Lufkin&Jenrette,DLJ),另一起是瑞士联合银行(UBS)收购佩因?韦伯公司。就在花旗公布收购AFS消息的同时,华尔街的金融股分析师们预测J.P.摩根公司将成为下一个被收购的对象。

从收购主体来看,花旗、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和UBS三家均是银行,而银行收购之所以在2001年比较集中,主要原因还得归于格拉斯一斯蒂戈尔法案在2000年10月底被废除,该法案曾禁止银行、证券、保险业的混业经营。

而从被收购对象来看,AFS、帝杰和佩因?韦伯分属蓝筹金融经纪公司及蓝筹投资银行。这两类金融企业增长速度较快,成为近年来金融业的宠儿。金融集团要想在投行和金融经纪业务上能分一杯羹,就必须收购这些规模较大、业绩良好的蓝筹公司。

一句话点评:成功的并购就是要进行有目的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