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助纣为虐,妲已是亡纣之魁首?(1 / 1)

读史学心机 罗鲜编著 1388 字 6个月前

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也是商朝末代君王。千百年来,人们把商纣灭亡的原因归在妲己身上,并因此出了一则成语:“助纣为虐”。

纣有三位辅政大臣,也就是后世称的三公:九侯、鄂侯、西伯。九侯的女儿是纣的妃妾之一,她既然能被选入宫,必然是花容月貌,再加上父亲是三公之一,有高贵的家世,按说应十分得宠才是。嗟呼,闺房之中,爱是第一,敬是第二。她既得不到商纣王的宠爱,又和妲己之间有着太多的隔阂,自然大祸临头。有一天,她看纣的暴虐统治太苛刻了,便劝了几句,不想一下激怒了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之下,纣下令把她处斩,接着,可能是迁怒,也可能是预防报复,又把她父亲九侯也处斩,而且剁成肉酱。鄂侯一瞧,如此君王,实在古来少有,极力规劝。但是,他忘了,暴君有缺少人性的一面。纣一怒之下索性连鄂侯也一并剁成肉酱。九侯女儿应是中国历代皇后死于非命的第一人,并且是死于丈夫之手的第一人,可惜姓名不传,事迹又少,然而惨剧终是惨剧。

西伯侯姬昌听到九侯、鄂侯被纣王剁成肉酱的消息后,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帝辛啊帝辛,你竟这样残害忠良,伤天害理啊!”不想有人把这句话报告给了纣王,纣王勃然大怒。纣王本来就嫉恨姬昌,姬昌行德政、施恩惠,被周部落称为“圣人”。纣王对他一直怀恨在心,这下被纣王抓住了把柄,他下令逮捕姬昌,囚禁于关里(今河南汤阴)。又在妲己的唆使之下,下令处死姬昌的儿子伯邑考,并把他剁成肉酱,再做成肉羹,然后纣王派人把肉羹送给姬昌,强迫他吃下去。事后,纣王得意洋洋地在朝中宣称:“都说姬昌是圣人,他连亲生儿子的肉也吃嘛!”

纣王整天陪着妲己吃喝玩乐,伤天害理,搞得天怒人怨,国势一天天衰落,纣王的叔父比干寒心极了,有一天,他不顾阻拦,一头闯进宫里,要与纣王说个清楚。纣王在宫中正拥着姐己调情作乐,被叔父冲散了兴头,好不气恼,阴沉着脸问道:“你有什么事非要在这时候来不可?”比干对纣王说;“我有很多的话要说,但今天只说一句话,国家危急已到了极点。”

纣王一听叔叔这丧气话,看看皇叔的一副认真严肃的神情,只觉得好笑,说:“你老糊涂了,尽说混账话!”说完,拉着妲己一走了之。

倔犟的比干,想以自己的行动感化纣王,以唤醒他的良知。纣王拂袖而去后,比干三天三夜,既不吃又不喝,一步也不挪地站在那里。沉醉三日醒来的纣王,见比干仍在宫中没有离去,一股无名之火直窜脑门,“你这样顽固不化,竟然以绝食来要挟我。你当我会怜惜你?你这样的人,死一百个,我也不会皱一皱眉头。”

比干老泪纵横,哽咽着说:“大王,你终日嬉戏享乐,沉醉不醒,你已经众叛亲离了,知道吗?你不睁眼看看,西岐的姬发,对商朝虎视眈眈,大有一口吞灭我朝之势啊!”

纣王不耐烦地打断比干的话,说:“我是天子,有天命在身,任何人都奈何我不得,何况小小的姬发,他老子姬昌还不被我制得服服帖帖,他还能翻天不成!你不要危言耸听,扰乱朝政,信口胡说,离散人心。”纣王说着,又冷笑了两声,搂着妲己,看到妲己因此事皱起了眉头,为了哄妲己高兴接着说:“满朝都说你比干是一个大贤人,人说贤人的心有七窍,可我们从来还没见过,今天倒想看看你比干,是真贤人还是假贤人?”比干气得浑身发抖,愤怒地喊道:“纣啊!你这没人性的狗东西,你……”话未讲完,纣王已对武士大喊:“快,把他的心挖出来,看看是怎么长的!”

武士们一拥而上,把比干绑在大殿的柱子上,用利剑划开了比干的胸膛,随即把一颗鲜血淋淋的心捧到了纣王面前。纣王看着还在跳动的心脏,用手指了指,对妲己说:“比干的心哪有七窍?他怎能妄称是贤人?这样的人,也要来教训我,太自不量力了!”

比干之死,斩断了大臣们对商王朝最后一缕感情。

纣王一生与醇酒、美色分不开,他酷爱饮酒,居然能一连几天杯不离手,是一个真正的“海量”。他在沙丘(今河北巨鹿)扩建皇家御苑,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一年之后,御苑竣工。只见苑囿相连,台阁相望,苑中布满了名贵花木,珍禽异兽。苑中开凿了一个大池,池底用颜色不同的鹅卵石铺砌,池中灌满酒,称为酒池。醇香的酒味,飘散空中,几里路外都能闻到。酒池四周树枝缠上锦帛,挂上一串串烤肉,称作肉林。向来以豪饮闻名的纣王带着妲己,泛舟于酒池之上,渴了,随手就舀酒喝,饿了,从肉林取肉吃,逍遥自在,尽情享受。

不仅如此,他还为妲己修建了一个方圆三里、高千尺的鹿台。鹿台四周,广建苑囿,珍禽异兽,在这里追逐嬉戏:奇花异草,在这里争艳斗妍。更有那巧夺天工的池塘,碧波粼粼:茂林修竹的假山,曲径通幽。纣王每天和他的近臣们在鹿台上饮酒作乐,和他的美女们调情骂俏。酒足饭饱之后,到鹿台四周的苑囿中去划划船、观观景。

纣王的暴虐荒唐行为引起了朝中正直大臣的反对,为了对付这些大臣,妲己发明了一种叫“炮烙”的酷刑,即用铜铸成空心柱子,悬空架起,下面是烧红的炭火,铜柱外表涂上膏油,命武士举刀,逼着受刑者赤身**地从铜柱上爬过去,受刑者被铜柱烫得皮焦肉烂,呼天抢地哭喊着,爬不出一截就会掉下去,摔在炭火中。他们扭动身躯,拼命挣扎,很快就被活活烧死。纣王与妲己高坐在鹿台上,一面饮酒,一面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这惨绝人寰的刑罚。

纣王的暴虐荒唐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次,他与妲己坐在鹿台上饮酒赏雪,远远地看见两个人担柴涉水过河,一个是二十几岁的青年,另一个是五六十岁的老者。可是,令人奇怪的是:那老者走到河边,毫不犹豫地脱掉鞋子,跳入水中,哗哗地趟过去,穿上鞋子,扬长而去,好像水一点儿也不冷,那年轻人却犹犹豫豫,脱掉鞋子后试了几试,方才下水,过河后坐在地上,用大衣襟包着自己的脚,揉搓了许久,方才穿上鞋子挑起担子走去,边走还边歪歪斜斜的。

纣王不解,问道:“这年轻人为什么比那老者还怕冷?”

妲己回答道:“这是因为,那老者是他父母在壮年得的子,腿骨里满是骨髓,所以一点儿也不怕冷。那年轻人则相反,是他父亲在年老时得的子,腿骨里是空空的,所以最怕冷。”

纣王听妲己说得有理,想不到自己美人儿的学问竟然如此渊博,禁不住高兴地逗她道:“随便妄说,我却不信。”妲己瞟他一眼,平静地说:“你不信?把他二人的腿截下来看一看,你就信了!”就这样,因为妲己的一句话这一老一少的过路人,被无端地截去了双腿。

就这样,纣王和妲己沉浸在日复一日的“快乐”之中,却不知他们的“快乐”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他们终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点评:

纣王固然残暴,妲己固然妩媚祸国,他们两人都对亡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商纣灭亡的根源里,还隐隐约约透出这样一种道理:事物的发展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内因与外因相融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然而然会发生变化。外因不可抗拒,但内因却实实在在是由人为而致,即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也总可以拖延它的因果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