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人多识时务(1 / 1)

读史学心机 罗鲜编著 551 字 6个月前

有些人天生就有一种本领,那就是别人无法企及的“媚上之才,谀主之能”。并且这种人一段遇上那些喜好“阿谀奉承”的主子,他就能如鱼得水,陈崇就是那种典型的“识时务”的小人。

陈崇乃南阳人士,《汉书·王莽传》将其列为王莽的心腹亲信之一,又说他是“以才能幸于莽”。综其行事,可知陈崇的所谓“才能”,主要是媚上之才,谀主之能。

元始二年,王莽之女被汉平帝聘为皇后。这本是王莽为巩固自己地位而精心策划的一个阴谋,但那些追逐名利的无耻之徒却把它看作是一次攀龙附凤的好机会,纷纷争相上书为王莽歌功颂德。陈崇本人写不出如意的奏章,但却想出了一条请人代笔的“妙计”。他把号称是“博通士”的友人张竦找来,让他炮制出一篇长达2500字的“称莽功德”的奏章,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呈递给平帝。这篇出自名家之手的奏章,果然是不同凡响。它广征博引,用尽一切美丽辞藻来吹捧王莽的功德,说他“折节行仁,克己履礼,拂世矫俗,确然特立;恶衣恶食,陋车驽马,妃匹无二,闺门之内,孝友之德,众莫不闻;清净乐道,温良下士,惠于旧故,笃于师友”,简直成了封建道德所提倡的一切美德懿行的典型和化身。奏文还一一历数王莽“建定社稷”的丰功伟绩,慨叹自己能亲临其时是不虚此生。认为王莽堪称是空前绝后的圣人,任何封赏都不足以当其功德于万一,要求平帝效仿成王封周公的故事来对王莽加封行赏:“宜恢公国,令如周公;建立公子,令如伯禽;所赐之品,亦皆如之。诸子之封,皆如六子”。此文一出,他人的奏章顿显失色,陈崇为此很是风光了一回。

最能够表现出陈崇阿谀之才能的,是他在居摄二年十二月给王莽的一篇奏章。当时,王邑刚刚平定了东郡太守翟义反对王莽的起义,担任监军使者的陈崇向王莽报告大捷。奏书除了说王莽是“奉天洪范、心合宝龟”的“配天之主”外,还把翟义的失败,完全说成是王莽个人意志的胜利。他感叹王莽有“虑则移气、言则动物、施则成化”的才能。说“臣崇伏读诏书下日,窃计其时:圣思始发,而反虏乃破;诏文始书,反虏大败;制书始下,反虏毕斩;众将未及齐其锋芒、臣崇未及尽其愚虑,而事已决矣”。在这里,陈崇赋予王莽以任意旋乾转坤的神力,其一思一念,一纸诏书,竟然能够打败翟义的十万大军,其荒诞不经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正是由于陈崇具有出众的阿谀之才,所以他才深为王莽所信任,并随着王莽篡汉阴谋的顺利进行而不断加官晋爵,最终成为王莽新朝的佐命重臣。

点评:

谄媚从来不会出自伟大的心灵,而只是小人的伎俩。多数人嘴上漂亮的言辞就像战士们插在枪口上的玫瑰花。阿谀奉承虽然为我们所不齿,但对于那些奸佞小人我们何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阿谀奉承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