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看清对方的身份,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样才能顺利被对方接纳。对于一个初识者,最好不要刻意显出自己的深刻,宁可让对方认为你是个善良的普通人。假如一开始你就不能与他人处于同等的地位,对方便很难对你产生好感。如果你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一般说来,不要对一个无职业的人去传播什么领导艺术;对一个普通工人或农民,不要摆出知识分子的架子,否则满口之乎者也,肯定会让对方满头雾水,更别说会接受你了;要是遇见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也不能开口就一副江湖气,否则容易引起反感,更无法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在学术会上,与会者都是专家教授,如果你仅仅是一个刚刚入门的初学者,却在会上夸夸其谈,搬门弄斧,难免会跌跟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在与人说话交流时,一定要根据对方的身份选用不同的说话策略,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事实上,越是那些伟大的人物,越是亲切随和接地气,不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能收放自如。
1953年平6月28日,毛主席到北京市郊区鱼池村视察。他走访的第一家,主人名叫张振。走进院里,毛主席就嘘寒问暖,他摸着院子里晾的一床露棉花的破被套问,冬天盖这样的被子薄不薄?又走进屋里问,冬天烧不烧炕?家里几口人?都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小孩子上学没有?庄稼长得好不好?当问到粮食够吃不够吃时,张振如实回答:“过去吃野菜,现在有吃的啦,不过还不大好,荒月还要吃些白菜团子。”毛主席点点头,安慰他说:“不用急,生活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毛主席对不同的人擅长说不同的话,讲究话语的形式与自己和对方的身份相符,既得体又恰当,更把自己与乡亲的距离拉近了。
想要拉近距离地交谈,还要求我们善于作感情的铺垫。人与人的交谈中总带有一些“废话”:陌生人相见有礼节性的客套,客人会面要寒暄一番,实质性的话常常用委婉的说法表达出来……这些看来无关紧要的“多余话”,却是交流时不可或缺的工具。
我们要学会在谈话的启动阶段对别人表现出关心的态度,所以嘘寒问暖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好久不见,最近还好吗?”“刚到一个新的环境还能适应吗?”“刚到新单位,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也许类似这样的语句对于所要沟通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但是这样的态度能让交谈的双方都感到放松、自然,这样,谈话才有了继续的可能。而好的氛围,往往会带来双方都满意的好结果。
最后要注意的一点是,交流不是你单方面地发表意见,要随时关心对方的反应,把握交流的“走向”:
1.要保持愉快的情绪
在与别人相遇的瞬间,要迅速培养自己的愉快情绪;要争取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良好愿望和真诚;要使对方感觉到你的问候是发自内心的;使对方受人尊重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同时,积极的姿态也是富有自信、易于合作的外在体现,有利于融洽人际关系。另外,交谈时语调要和缓,声音要洪亮,脸上要带着微笑。
2.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交流前先分析对方当时的心情,再决定打招呼的方式和表情。比如,若对方情绪低落,你从其面部表情上就可以判断出来,此种情况下打招呼,声音不要太大,语言也不要太热情,要低调;或用询问式的语言、安慰的语气打招呼。如果对方脸上喜气洋洋,你便可热情地打招呼,使对方感到温暖,进而展开话题。
我们常常会听到周围有这样的评价:某某人做事真周到。这样的话,肯定是对那些善于日常应酬、做事圆满者的赞赏,同时也说明了被赞赏者是日常应酬的成功者。他们的秘密武器,就是永远合宜的言谈与态度。孔子说过要“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在与人交往时,要既不谄媚讨好位尊者,也不歧视冷落位卑者,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造作,充分显示出你的诚挚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