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1 / 1)

白话红楼梦 潇水 1161 字 6个月前

话说宝玉祭完了晴雯,就听花影中有人说话。那人走出来,一看却是林黛玉,满面含笑,嘴内说:“好新奇的祭文!可以跟曹娥碑一起流传了。”宝玉听了,不觉红了脸,笑这说:“我是觉得世上的这些祭文都太循规蹈矩了,所以改个新的样式。本来是我一时心血**,谁知又被你听见了。”

黛玉说:“我只听见其中两句,什么‘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这一联的意思却是好,只是‘红绡帐里’有点俗套了。放着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用?”

宝玉忙问:“什么现成的东西?”黛玉笑说:“咱们不是用霞影纱来糊窗槅吗,为什么不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呢?”

宝玉听了,不禁笑说:“好极了,对啊,还是你想的出来。可见天下现成的好景妙事很多,只是愚人说不出想不到罢了。只是,那是你的窗子啊。不是我的。你住那样的窗里可以,我实不敢当。”

黛玉笑说:“不碍事。我的窗就是你的窗,何必分得那么生疏。”宝玉笑说:“这就唐突闺阁了,万万使不得。我索性把‘公子’‘女儿’改去,算是你祭奠她的倒妙。况且你素来待他又好。不如改成‘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这样一改,虽然跟我无关了,我也是高兴的。”

黛玉笑说:“她又不是我的丫头,何必这里。而且,小姐丫鬟?不典雅,等我的紫鹃死了,我再这么说不迟。”

宝玉听了,忙笑说:“这是何苦又咒她。”

黛玉笑说:“是你要咒的,不是我说的。”

宝玉道:“要不,就改成‘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黛玉听了,脸色一变,心中虽然狐疑,脸上却不肯露出,反倒连忙含笑称妙,说:“果然改的好。再不必乱改了,快去干正经事吧。刚才太太叫你明儿一早去大舅母那边去。你二姐姐迎春要嫁人了,叫你们过去呢。”

黛玉一边说,一边咳嗽起来。宝玉忙说:“这里风冷,咱们别只顾站在这里,快回去吧。”黛玉说:“我也回去歇息了,明儿再见。”说着,便自己回去了。

宝玉回到怡红院,果然是王夫人打发了丫头来国,说明日一早要宝玉去大老爷贾赦那里参加迎春的订婚仪式。宝玉忙茫茫地答应了。

原来,贾赦已经把迎春许配给孙家,明日是孙家过来的订婚仪式。迎春是贾赦的妾生的孩子,邢夫人原不能生产。这孙家是大同府人氏,祖上也是军队出身,是当初宁国公的门生,也算世交。如今孙家子息在北京的只有一人,名叫孙绍祖,袭官做指挥之职。年纪不满三十,相貌魁伟,弓马娴熟,贾赦见他人品家当都相称,就择为东床快婿了。这事也曾请示贾母,贾母虽然感觉不是很满意,但想着阻拦怕也不会被听,只觉得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只说“知道了”三字,余下就不再多说。

没过几日,邢夫人就把迎春接出了大观园,放在家中待嫁,跟着的三四个丫鬟也去了。宝玉见了,更是觉得凄冷了一点。

薛蟠也在找媳妇,最后选了一家大户,就是“桂花夏家”,非常富贵,光是桂花就种了几十顷地。这京城的桂花供应都是他家的。只有一个姑娘,准备嫁给薛蟠。很快,俩人就结婚了。

这夏家小姐,年方十七,长得也颇有姿色,也认得几个字。要是论起肚子里的弯弯绕,可以说能步凤姐的后尘。只是吃亏在一件事,就是从小父亲去世的早,又没有兄弟姐妹,母亲就守着她在一个闺女,于是娇生溺爱,如同珍宝。一举一动,她妈妈都百依百顺。因此宠得太过分,就酿成了凶巴巴的脾气。把自己爱的像菩萨,看别人都像粪土。

嫁来之后,就想拿出些威风来,才压的住众人。而且见薛蟠脾气刚硬,要不趁热一口气叫薛蟠服气了,将来就立不起自己的旗帜。那先拿谁动手呢,就拿香菱动手吧。见薛蟠有香菱这样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就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容不得香菱。因为她家多桂花,她小名就叫金桂,所以她不许人们口中带出金、桂二字来,谁说了,就要打,原在母家时就是这样的。但是“桂花”这两个字,人们说这植物时总得说啊,特别他们家又是卖桂花的,于是就让大家都管它叫“嫦娥花”,因为月亮里边的桂树不是有嫦娥什么的吗。

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而且是有酒胆但是没心力的,现在刚得了这样一个妻子,正在新鲜头上,于是凡事都不让她一些。夏金桂见了,也就试着一步紧似一步。头一个月,俩人还算平等,到了两个月之后,薛蟠的气势就渐渐低矮下去了。

一天薛蟠喝了酒,要做什么事,跟金桂商议。金桂坚决不答应,薛蟠忍不住就乱说了几句话,自己赌气去做了。这金桂就气得哭得跟醉人一般,茶饭不吃,装起病来。请了医生治疗,医生又说是气得:“气血相逆,要用能宽胸顺气的药剂。”薛姨娘知道了,就骂了薛蟠一顿,说:“人家跟凤凰蛋似的,好容易养了一个女儿,比花朵儿还轻巧,看你是个人物,才给了你当老婆。你不说安分守己,和和气气地过日子,还这样胡闹,,折磨人家。现在花钱吃药白遭心。”

一席话说的薛蟠后悔不迭,反来安慰金桂。金桂看婆婆这么说丈夫,也就越发得意了,便装出坚持,总不理薛蟠。薛蟠没了主意,只好埋怨自己,好不容易十天半月之后,才慢慢把金桂哄好了。从此就加倍小心,于是气势又矮了半截。

金桂见丈夫不硬气了,婆婆又良善,也就渐渐的闹腾起来。一开始不过是挟制薛蟠,后来就开始要为难薛姨妈,又想招惹薛宝钗。宝钗早看出她心思不轨,就随机应变,暗中用话弹压她的小心思。金桂感觉到惹不起宝钗,想寻衅滋事,又无机可乘,也就只得对她罢休。

这一天,夏金桂没事,就跟香菱闲谈,问香菱家乡父母。香菱都说忘记了,金桂就不高兴,说她有意小看欺瞒自己。又问“香菱”这二字是谁起的,香菱便答:“姑娘起的。”金桂冷笑说:“人人都说姑娘通文,但这个名字就不通。”香菱忙笑说:“嗳哟,奶奶不知道,我们姑娘的学问连我们姨老爷时常还夸呢。”欲知后事,且见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