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嘈杂混乱,你要保持思想的清醒(1 / 1)

趣味思考 拥有一个长脖子有多好?

长颈鹿:“小兔子,你知道拥有一个长脖子有多好吗?”

小兔子:“不知道,你说说看。”

长颈鹿:“无论什么好吃的东西,吃的时候都会慢慢地通过我的长脖子,可以长时间地享受美味,真是太幸福了呢!”

小兔子面无表情,看着长颈鹿在河边照镜子,自恋得一塌糊涂。

长颈鹿:“噢,还有,炎炎夏日,那冰凉的水流过我的长脖子,简直太舒爽了!小兔子,你能够想象到那种感觉吗?真是太遗憾了,你这辈子都无法体验。”

小兔子慢悠悠地说:“你吐过吗?”

先猜想一下:沉浸在自恋中的长颈鹿,听到小兔子最后的那句发问时,会有什么反应?

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像长颈鹿一样,滔滔不绝地向你灌输某一种观点,宣扬某一件事物是多么地好(或不好),你是会选择全盘接受,还是会像小兔子一样抛出质疑的问号?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每一条信息都包裹着一层看起来真实可信的外衣。在面对这些眼花缭乱的信息时,想要保持清醒、作出理性的判断,有一项能力不可或缺,那就是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批判性思考

所谓批判性思考,就是谨慎地运用推理,去断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的能力。在中文的语境中,“批判”一词带有批评、判断对错的意思,但这里更多的是指保持思考的自主性与逻辑的严密性,不被动地全盘接受,而不是刻意地带着偏见去驳斥某一个观点。

看看下面的这两个问题以及新闻报道,你有什么想法?

——我们该不该避免阳光直射?

〇美国疾控中心指出,太阳紫外线的照射可能是诱发皮肤癌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〇世界卫生组织说,在世界范围内,紫外线的照射只是诱发疾病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且在世界范围内,少晒太阳的人比经常晒太阳的人患病概率更大。

——饲养宠物是否能让人活得更健康?

〇美国心脏协会说,多项研究显示,养宠物有助于主人的健康。

〇芬兰的一项可靠的研究显示,养宠物与健康状况之间有直接的联系。

海绵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是指像吸水的海绵一样被动地、无差别地吸收来自外部的信息。这种方式可以让人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地吸收大量的信息,无须烦琐的思考过程,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无法对繁杂的信息作出评判和取舍。

当一个人习惯性地依赖海绵式思维时,就会对自己新获得的所有信息深信不疑,而整个过程都是无意识的。试问:你愿意将自我判断的权利交付给其他人吗?

如果不愿意的话,就要带着“问号”去处理信息。当他人不断地向你兜售某种观点时,你要随时准备与之辩驳,哪怕提出者不在现场。你要积极地参与其中,主动选择该吸收什么,该忽略什么;该相信什么,该质疑什么,通过不断地提问并思考问题的答案。这种思考方式就是与海绵式思维相对的淘金式思维。

淘金式思维

淘金式思维是指主动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过程中与其产生互动,并像淘金者一样在谨慎思考与分析后过滤掉“泥沙”,留下有价值的“金子”。

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获取的结果,而淘金式思维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地与之展开互动,两种思维方式是可以互补的。在批判性思维者身上,这两种思维方式常常是并存的。“淘金”建立在有一定程度的信息量和知识储备的前提下,而海绵式思维则是收集大量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思考问题、辨识好坏的基础。

道理易懂,实践很难。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认为自己在面对繁杂的信息和观点时,像海绵吸水一样全盘地接受,但似乎又没能做到有逻辑、有理性地思考并作出判断。因为在进行思考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自己难以意识到的逻辑误区。

——“你感冒了呀?上次我感冒特别严重,吃了这个药一晚上就好转了。”

听起来似乎是那款药物发挥了效用,但类似普通感冒这样的疾病,在最严重的阶段过后,就算不服药也会稍微好转,起码会回到病情的“平均水平”,这在统计学上称为趋均数回归。

——“那个科学家被证实过虐待动物,他的观点不可信。”

因为一个人的个人品质、兴趣爱好或是过往经历,就攻击他/她的观点,这属于诉诸人身的谬误。实际上,持论者的个人品质与其论证的质量没有必然关系。

可见,当我们被动地接受观点时,很容易被持论者的思路影响,丧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想要成为更理智的思考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对内容提出批判性的问题。

〇为什么作者会下这样的定论?

〇有什么证据支撑吗?

〇证据来源是什么?

〇证据本身是可靠的吗?

〇那些“想当然”的假设是真的吗?

如果不能批判地思考,你的生存将陷入危险,你将在生活中受到伤害,让那些希望你受伤害的人得利,而你自己却懵然无知;如果不能批判地思考,你将无法辨别是非,更不用说抵抗,你将任人摆布;如果不能批判地思考,实现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就更小。

——史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批判性思维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