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未完的货币(1 / 1)

第一节 回到原点

本书开章就介绍了亚当·斯密关于货币的理论,亚当·斯密认为货币主要是为解决物物交换而出现,“货币是经济的润滑剂”。作为人类最早的发明物之一,货币及其起源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描述货币起源的探讨,是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这位大哲学家在《政治学》一书中谈到:“从简单物物交换当中诞生了更加复杂的交换形式(货币)……由于各种生活必需品无法随身携带,因此人们约定在相互交易当中使用某种具有内在用途并且容易满足生活需求的东西,比如铁、银等。”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货币的出现是为了替代物物交换,亚当·斯密仅是继承了这一观点。这一观点直到今天,依然是经济教科书开篇所要阐述的内容。

但是有一个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呢?要知道,即使是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货币也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显然,亚里士多德没有见证过从物物交换到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的过程。关于货币起源的理论,亚里士多德也仅是来源于逻辑推导(作为最伟大的哲学家,逻辑推导显然是其强项)。

然而,随着考古的发现,人们得以窥见亚里士多德之前时代人们的经济活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生活于公元前3000年)的货币体系是现存记录最完善的古代货币体系。维持这一体系的并不是金、银或者贝壳,而是不知疲倦的记录者和泥板。19世纪中叶,英国考古学者破译了之前挖掘出土的苏美尔人黏土板上的楔形文字(图9-1),发现上面记录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商业的。苏美尔人发明了称作谢克尔银的货币单位。国家用一定数量的谢克尔规定了商品的价格以及劳动工资和罚金(不得不佩服3000年前就有了价格管制)。尽管也会使用金银交易,但是只占很小一部分,绝大多数市场交易以信贷的形式完成。例如,老王想去老李的饭馆喝酒,可是种地的老王没有钱,粮食都还在地里面呢,要到秋收的时候才能有钱。于是,官府或者寺庙里的记录者就会在黏土板上记下老王的欠账,等到丰收时用一定数量的大麦支付。你一定会说,老李接受老王用大麦支付,是因为老李开饭馆需要麦子酿酒,如果老王是人力车夫,恐怕老李就不会接受这个赊账了,这不还是物物交换嘛。所谓物物交换,在时间上买和卖是同时的,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然而在上面老王喝酒的例子中,并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老王赊账喝酒在前,秋后还账在后,是一个典型的债务关系。

图9-1 苏美尔人的黏土板

债务记录仅仅是第一步。老王的债务以楔形文字记录,然后装入陶土信封,盖上老王的印章。债权人将保存该信封,等到债务偿还之日再打开。如果老王承诺将债务偿还给黏土板的持有者(不一定是老李),该黏土板就可以出售给需要大麦的人,从而实现债权的转移。这不就是佃农杰克和封建领主汤姆爵士故事的翻版吗!唯一不同的是,记录债务的是官方记录者,这无疑使得债务具有了法律效应,一旦无法偿还债务,债务人就有可能会成为债权人的奴隶。由此可以看出,早在3000年前就有了信用货币(比照纸币,可以称为土币),货币只是一种债务凭证,货币转移不过是一种债务的转移。

为什么这套体系没有继承下来,而金银成为了货币呢?第一批金属铸造货币出现于公元前7世纪美索不达米亚附近的吕底亚王国。对于金属货币的出现,主流观点认为,由于金银本身具有价值、有很好的延展性(便于铸造)、不易腐烂、便于携带,因此自然成为货币。然而,戴维·欧瑞尔、罗曼·克鲁帕提在其合著的《人类货币史》一书中认为:“货币体系并非由物物交换自然而然地演变而来,而是在锋利的兵刃之下强行建立起来的。”

他们认为,古希腊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历史。伴随着胜利号角的,往往是对战败方的大规模财富劫掠。当然,手下的士兵是要奖励的,不然以后怎么指望人家给你卖命。如果要给士兵发放酬劳,与他们分享利益,还有什么比分发一小部分战利品更加容易的呢?而士兵们眼中的战利品就是金银(总不好给人家发个猪腿做战利品吧)。而各个城邦也乐于用金银作为货币流通手段来解决商品交换、税收和政府支出的问题。

金属货币的出现,改变的不仅是货币的形态(过去是黏土板或者结绳、石板),也改变了货币属性,货币由苏美尔人时代的债务凭证变成了贵金属,也由债务属性转换成了商品属性(货币价值由铸造的贵金属价值决定)。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信用纸币进入无锚时代,货币重新回到债务属性,这不得不说,在轮回了数千年之后,货币又回到了原点。

不过无论是苏美尔人的黏土泥板、金银,还是现代信用纸币都是由国家发行的(黏土泥板也是由国家公职人员记录的)。千百年来,人们深信货币只有国家信用在背后支撑才能被接受。还记得我们在第六章提到的明斯基的那句话:“每个人都能够创造货币,问题是如何让它被普遍接受。”那么货币可以由私人发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