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所文艺学院诞生的背景(1 / 1)

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所文艺学院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呢?说起来要感谢东汉年间一个喜欢流连于**和荒诞的皇帝。

公元168年,桓帝刘志英年早逝,刘宏被拥立为帝,是为汉灵帝。刘宏此人,治理国家不怎么样,捣乱和**的功夫可谓一流。在他当政的21年里,卖官鬻爵、声色犬马,无所不为,把国家折腾得够呛,只是勉强没有亡在他的手里。梳理一下刘宏的荒诞作为,却发现这位仁兄还真的不容小视,即便把自己的国家搅和得人仰马翻,却开创了多个历史第一,单凭这一点,也可堪称是一位历史上超级能得瑟的帝王之一。

这位皇帝的奇思妙想非常人可及。也正是因为他满脑袋歪心思,又同时具备说一句话别人就必须照办的能力和权力,才一次次地开创了历史上的诸多第一,任由历史轨迹在他的胡折腾下拐了很多道弯儿。

拐点一:他是史上最先发明驴车的皇帝。汉灵帝的兴趣十分广泛,不仅限于捣乱和**,他还挺会引导时尚新潮流。比如,他发明的驴车,比马车还轻便时尚。为了推广这种驴车,他亲自驾着驴车在上林苑转悠,一脸的得意洋洋。有了大汉天子倡导于上,这种驴车很快就在京城里流行起来,上至王公,下至百姓,无不以拥有一辆驴车为荣,导致驴的价格直线上涨,甚至超过了马价。

拐点二:刘宏的“捣乱”和“**”,将祖宗的基业推向了死亡的边缘,却由此诞生了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第一所文艺学院——“鸿都门学”。

刘宏特别喜欢听新歌曲,可是写歌谱曲的人才十分匮乏。当时朝廷设立的太学乃是用来培养儒学人才的,讲究的是修身治国等“正大”的事情,根本不可能设立“文艺课目”;再说太学生早就和“党人”们纠缠在一起,刘宏也不想去招惹他们。于是,有宦官建议另设“鸿都门学”,刘宏大喜,立刻下诏筹建。“鸿都门学”建成之后,就和太学唱起了对台戏,除了共同供奉孔子之外,基本上是太学教的它都不教,太学不教的它都教。所以,教学内容就不会是什么五经之类,而是辞赋书画、妙曲新歌这种更偏于文艺性的东西。

鸿都门学曾兴盛一时,学生达几千人之多,而且他们就业前景也不错,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甚至还有封侯赐爵的。但这所学校和宦官们的渊源太深,再加上学的又是这种“小道”,所以被当时的士大夫看不起,那时的“正人君子”都耻于与它的学生为伍。不过,这“鸿都门学”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第一所文艺学院,对提高文学艺术的地位还是颇有用处的。后来魏晋时期的文艺自觉,也与它多多少少有点关系。汉灵帝的这点开创之功,还是值得肯定的。当然,他的动机并没有这么高尚,不过就是为了给自己的**乐提供点花样罢了。

其实,古代历朝君王,谁没有一点贪图享乐、爱慕美人的风流韵事,可绝对没有像刘宏这样动静那么大的,也没像他那样有那么多闲心去设计这些捣乱**之事。可就是这么一位超级能折腾的另类帝王,有意无意地还为我国历史的文艺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这堪称是我国文艺史上的一大奇观。纵观历史,总会有那么几个能人,也总会赶上那么几个败类,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站在了历史轨迹的拐点上。刘宏就是这么一位怪异而又超级会享乐的君王,即便如今他所开创的很多第一仍让我们匪夷所思,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不管他是怎样的荒**搞,历史轨迹确实被他这样一个特殊人物得瑟得拐弯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