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第六大基本需求:自尊心的满足(1 / 1)

尽管有失望,尽管一个人在生活中会经历各种或大或小的失败,然而大多数人都能够积极地想着好的方面,这样才有勇气继续向前。也许他真的没有什么能力,在其他人看来,缺点远远多过优点,但是,他自己却能找到某一领域来实现他的个人价值。这至少是对不公正批评的反驳。

一个人尽职尽责却被炒了鱿鱼,或者被那些心存善意的人责备了。又或者,因为一场大灾难,一个人失去了他一直为之努力奋斗的一切,他都会随即感到仿佛变得一无所有,感到失败和极度空虚,觉得自己完了。经过一段时间,他的自信——感觉自己最终会有所作为的信念又逐步恢复过来。尽管也许这种信念已有了一点裂痕,有了一点缺口,但他的自尊心又重新建立了。他几乎没有觉察到这些裂痕。

也有人会连最后的一点自尊心也丧失掉。他们认为自己在任何方面都是个失败者,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尝试或努力了。他们感到这个世界上没有自己的位子,自己无足轻重,没有存在的价值,没有能力、判断力,也没有未来。过去的人生中除了罪孽和失败也再不剩什么了。这些人所感到的绝望就像个无底洞,没有底线。他们是世界上最悲惨、最病态、最可怜的人。这种自尊心的完全丧失状态我们称之为抑郁症。

我认为有两种类型的人最容易丧失自尊心,患上抑郁症。一种人是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极为强烈,但事实上却没有相称的能力。另一种人是年轻时就形成了强烈的自卑情结,从未走出这一境况,最后,在一连串的失败中放弃自我。

抑郁情绪在人生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出现,但是,最常见是在中年时期。在那段人生里,当人回顾过去,发现一个显然的事实,即自己现有的成就根本没有达到预期计划和希望的要求,于是,信心缩回去了。这一点不仅仅将增加抑郁情绪,而且,如果再遇上一两次挫折,所剩无几的自尊心就会蒸发消失了。

约翰·迪奥一直是个自信的小伙,很喜欢自吹自擂。他总是批评别人的政治或宗教观点,并要“纠正他”。这个毛病使他在任何一个办公室里都惹人恼怒,尤其是约翰的顶头上司,因为约翰总是觉得自己的能力远在其上。四十岁的时候,约翰·迪奥狂怒地冲出办公室,他辞职了。而且,是他炒了老板的鱿鱼。那时候工作还很容易找,因此他很快就进了一家更大的公司,他以为在那里他的能力将得到认可,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但是他再没有升过职。他的政治观点开始变得尖锐。他开始对每个人都尖酸刻薄。当他五十六岁的时候,有一天,公司老板冷静地告诉他,他没有必要再在这个公司了。这时,工作没有第一次那样好找了,在他找到工作之前,他真正警觉到,也许他再也找不到另一份工作了。他的妻子,一直就是个难相处的人,这时更是没日没夜地责备他。

约翰最后被完全击垮了。开始意识到以前对自己的认识真的错了。他曾经自己引以为豪的优点,现在看来是一种虚幻。他梦想实现的目标,早已不见踪影。他将来唯一能依靠的只剩下福利部门了。约翰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状态,并被送进了福利院,由国家出钱供养。

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种不同的境遇。有时候一个人的失败是毋庸质疑的,但有时候失败并不是像失败者想象的那样严重。

不管在哪种情况下,关键是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自信重新站起来,继续努力。人不能总是处于一种自我打击的状态中。

比起其他任何一种基本需求,丧失第六种心理需求会导致更明显、更直接的后果。其他五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导致茫然的焦虑和不安的慌乱情绪,但丧失自尊心则会造成严重的抑郁症。

如果能认识到问题之所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彻底的失败感会渐渐地消失,经过几个月或几年后,一个人总能再次恢复自尊自信,重新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