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曹丕的媳妇,曹植的嫂子,曹操的儿媳妇,很多人说,她才是三国第一美女。因为貂蝉只是投怀送抱,让小人着迷;二乔,虽然天姿国色,但史学家对其不过寥寥数笔,她们的名声更多是凭借那两位千古风流的夫君;而甄宓却能让三国第一枭雄、三国第一位王朝建立者、三国第一才子父子三人着迷,这才是真正的天香国色。当然,关于甄宓和曹家父子扑朔迷离的关系,只是后人的臆断和推测,但甄宓,的确美得让人惊艳。
甄宓幼年丧父,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显得缺乏教养。八岁那年,家门口来了杂技团,家里人和几个姐姐都爬上阁楼扒着窗户看,只有甄宓安静如初。马戏团走了以后,姐姐们都像看怪物似的看着她,甄宓却说:“这些杂耍不应该是女人看的。”说这样的话,并不表示她守旧,而是她明白,看杂耍对女子而言并没什么用,只是凑热闹罢了。
甄宓还非常喜欢读书写字,常常借用哥哥的笔墨纸砚,哥哥有意逗她,说:“你应该多学学女红,针线活才是女人的本分,读那么多书干什么?难道想当女博士?”甄宓一本正经地回答:“凡是古代贤淑的女人,没有一个不是从前世的成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引以为戒,不读书又能学到什么?”
当时有会看相的人曾说:“这个女孩子将来一定贵不可言!”
那个时候,天下大乱,灾荒连年,老百姓们为了有口饭吃,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甄家是大户,甄宓的父亲和爷爷都做过官,家里有几年都吃不完的存粮,于是家人乘人之危以粮食换金银珠宝。十几岁的美少女甄宓知道后皱起了眉头,说:“现在世道这么乱,为什么要买那么多宝贝呢?难道没有听说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些都是引来灾祸的不祥之物啊!”接着,她又劝母亲把家里的粮食都捐出来赈济乡亲,广布恩惠。家里的大人很是惭愧,觉得自己的思想觉悟还不如个少女,于是开仓放粮,济人危难。
甄宓十四岁那年,二哥去世,二嫂悲痛欲绝的同时还要含辛茹苦地操持家事,抚养子女。甄母性格严厉,对几个儿媳妇不是很好,甄宓几次劝母亲:“二哥不幸早死,二嫂年纪轻轻就守寡,照顾唯一的孩子,从道理上讲,您对待她要当成是儿媳妇,爱护她像自己的女儿。”被甄宓这么一说,老太太也觉得自己太不近人情了,之后真的就把儿媳妇们当成女儿一样看待。
这种美若天仙又善良得如菩萨一般的女子,万里也挑不出一个来!袁绍听说甄宓的种种事迹以后,便为自己的次子求婚,于是,甄宓嫁给了袁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