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在《三国演义》中,属于星光黯淡的那种角色。他不似曹操、刘备、孙权等枭雄那般,有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桥段;也没有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张辽等武将纵横杀掠、万夫不当的时刻;谋略方面,周瑜、鲁肃、司马懿因为是诸葛亮的直接对手或盟友,也比他更有故事。就《三国演义》而言,他的亮度大体与荀彧、郭嘉、姜维、吕蒙差不多。
但事实上,在《三国志》中,陆逊在“吴书”中独占一卷!这是什么概念呢?在《三国志》全书中,享有独一卷待遇的人物,除三国各主之外,只有诸葛亮和陆逊。也就是说,在《三国志》作者陈寿,或者说当时的人们看来,陆逊的分量是与诸葛亮旗鼓相当的!
陆逊名陆议,10岁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后因袁术与陆康不和,唆使孙策攻陷庐江,一个多月后,陆康病死。在此之前陆康已将陆逊与亲属送往江东。陆康子陆绩尚幼,所以年仅十二岁的陆逊便承担起支撑门户的责任。
青年陆逊原本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书生。当时,陆绩及其外甥顾邵以博览书传齐名,陆逊、张敦、卜静次之,风声流闻,远近知名。但历史却把陆逊推上了政治舞台。孙策死后,孙权接过东吴的担子,“招延俊秀,聘求名士”。二十一岁的陆逊应召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
陆逊用兵,足智多谋。魏蜀吴三国看似各据一方,鼎立天下,实则各有各的内乱。东吴早期,暴乱不断。山越人在他们大族的领导下,建立起许多拒绝向官府服役纳税的割据王国。因为这些割据王国大多坐落在山区,所以被旧史诬为“山贼”“山寇”;又因为它们和平原地区结聚宗族而起的汉族豪强武装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也被史书称为“宗部”“宗伍”。这些山越武装小者人数以千计,大者达数万人,其力量不容忽视。这东一股西一股的割据力量让孙权十分头疼,你打他们,费时费力还除不尽,可不打他们还不行,孙权被弄得无可奈何。这时陆逊出场了,他只用一剂良方就基本治好了孙权的心病,就是招安。陆逊建议孙权给这些人封官封田,山越人有了稳定、良好的身份和生活,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和官府做对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宁当草头王,不做凤凰尾,陆逊只好领兵征讨。陆逊巧设疑兵,制造声势,趁着夜色掩护进入敌人腹地,然后军鼓号角齐鸣,使山越人误以为孙权大兵已至,在心理和气势上先输了一截。然后陆逊率军一鼓作气勇猛进击,以少胜多取得大胜,“得精卒数万人”。
荆州一战,他抓住关羽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软肋,态度卑微地对关羽大肆吹捧,使关羽志得意满、丧失警惕,全力对曹,无视江东。这样,吕蒙才得以兵不血刃轻取荆州。
当时,吕蒙与孙权定下夺取南郡,擒获关羽的计划。为打消关羽戒备心理,吕蒙称病返回建业,途经芜湖,陆逊前去拜见。
陆逊对吕蒙说:“关羽自恃他的骁勇胆气,欺侮别人。现在更加意气骄横志向狂肆,未存戒心,他若听到您病重,必然更加不为防备。您见到至尊,应好好计划。”吕蒙敷衍道:“关羽勇猛又据有荆州,不是可以图谋的对象。”吕蒙回京,孙权问谁可以替他在陆口指挥,吕蒙回答说:“陆逊考虑事情深远,有担当重任的才干,而且名声尚未远扬,不会被关羽重视。”孙权即拜陆逊为偏将军右都督代替吕蒙。
陆逊至陆口,即写信给关羽,在信中以卑下的言辞吹捧关羽,赞赏他的功德,表示自己对他的仰慕,并且表示绝不与关羽为敌。
关羽看信后,甚为轻视陆逊,愈发大意,完全丧失对东吴的警惕。把留守后方、用于提防东吴的军队调至前线,全力对付曹操。这时,关羽虽然在前线取得节节胜利,但他的后方却危机四伏。关羽不善团结部下,引发部下的不满。留守江陵、公安的将领麋芳、傅士仁因军资供应不及时,关羽声言要惩治他们,麋芳、傅士仁不堪忍受,顿生异心。这些情报,陆逊都了如指掌。
陆逊见破关羽时机已经成熟,立即上报孙权,孙权命吕蒙与陆逊为前部同时分道攻取荆州。吕蒙率军攻打公安、江陵。陆逊则**,连下荆州公安、南郡,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其他据点长吏和蛮夷酋长都望风而降。陆逊指挥的吴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益州的大门。当关羽得到消息,匆匆忙忙从樊城撤军的时候,公安、江陵已经被麋芳、傅士仁献给了吴军。关羽进退维谷,走投无路,疲于奔命,军心动摇,只得领兵退守麦城,终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并斩首。
这一战,陆逊前后斩获招降关羽军数万人。
夷陵之战,陆逊则又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诱敌深入、疲敌师志的战略方针,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
黄武元年,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群臣劝谏,决意伐吴。孙权首先以陆逊为大都督率众将拒刘备。当四十万蜀军进攻巫山、秭归时,陆逊主动后撤,诱敌深入,把数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以使蜀军战线拉长,露出破绽。
当蜀汉军频繁挑战,吴将皆急欲迎击时,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欲使蜀汉军师疲惫。陆逊认为如今蜀军锐气正盛,难以向他们发起迅猛的进攻。如今应该褒奖和激励将士,观察形势变化,等待蜀军自己混乱再攻击。诸将不解,以为陆逊畏敌,各怀愤恨。有些老将和贵族出身的将领不服约束,陆逊则绳之军纪,严加制止。
两军相持半年之久。时至盛夏暑热,蜀军无法急战速胜,兵疲意懈。蜀汉水军又奉命移驻陆上,失去水陆两军相互策应的主动权。蜀军深入敌国腹地,延绵数百里山川连营结寨,因战线过长,运转补给发生困难。
看准时机,陆逊决定转入反攻。他命令将士各持草一束,先以火攻破蜀汉营,然后令诸军趁势发起进攻,迫使刘备西退。陆逊命水军封锁长江,孙桓扼守夷道,将蜀军分割于大江东西,遂行各个击破。吴军继施火攻,火烧连营四十余寨,蜀汉军死伤惨重,蜀汉将领杜路、刘宁投降,都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刘备败退至马鞍山,依险据守。陆逊即集中兵力,四面围攻,蜀汉军土崩瓦解,被歼数万。刘备趁夜突出重围,逃奔秭归。蜀汉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
刘备收集败将残兵,退回白帝城后,大为惭恚,说:“我竟受到陆逊的挫折侮辱,岂非天意啊!”第二年,刘备听说魏伐吴,写信给陆逊说:“贼兵已经在江陵了,我也准备征东,将军还能行吗?”陆逊说:“恐怕您旧伤未愈没有时间兴兵吧。你应该跟我们的君主通好才对,如果不听我的劝告再率大军前来,这次我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存活!”
这两次大战,先后直接、间接要了关羽和刘备的命,还顺带导致了张飞的死亡。可以说,刘关张桃园三兄弟凄然结局都与陆逊有关。只不过,受《三国演义》影响,多数人对陆逊并无好感而且不觉得他有多大才干,但他的战功和谋略就三国时期而言,绝对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