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深懂,他的成全(1 / 1)

遇到她之前,他并非专情的男子,三房妻妾之外,亦常游走烟花巷。然而,钟情于她之后,他心内再无别人。

她渐成他的唯一。

因为他要生活纯净,带着她拜访印光法师,皈依佛门。“慧起”“慧素”,分别是印光法师给他们起的法号。

“慧素”成了她的字,“素”则成了她的名,从此世间再无“潘妃”,只有洗尽铅华,以素色示人的潘素。

某一天,他发现了她的绘画天分,惊为天人。他决意要学“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将潘素培养成董小宛。于是,他请来名师教她习画。比如,朱德甫、汪孟舒、陶心如、祁井西、张孟嘉等名师,都在他的邀请之列。

正是在他的引荐下,潘素得以正式拜师朱德甫,专攻她爱的花鸟画,另跟汪孟舒、陶心如、祁井西、张孟嘉等名师学其所长,同时还跟著名学者夏仁虎学古文。

在大师们的点拨下,加之家藏名迹颇多,她亦勤奋用功,天资颇高的她画技迅速精进。

她的画艺之精,更折服了多位大师,彼时她与齐白石、何香凝、胡佩衡等名家均有笔墨往来。她亦曾和张大千合作,张大千对她的画是赞赏不已。文物鉴定家史树青,更曾为她的《溪山秋色图》题跋曰:“慧素生平所作山水,极似南朝张僧繇而恪守谢赫六法论,真没骨家法也,此幅白云红树,在当代画家中罕见作者。”

她自己说过:“几十年来,时无冬夏,处无南北,总是手不离笔,案不空纸,不知疲倦,终日沉浸在写生创作之中。”

日久年深,她成了独具风格的青绿山水画家。

她的画风独具一格,研习传统却不落窠臼,现代气息里又藏匿高古之意。她是青绿山水画风在近现代的革新者,而在青山绿水之中更藏着她的赤诚之心。

一如大家所说的画如其人,她的画满蕴的皆是她的内心。

比如,她画《云峰春江图》,“东风一样翠红新,绿水青山又可人”;她画《云峰秋色图》,“群峰绵密,层峦叠嶂”“起伏顾盼,开合揖让,虚实相生”;她画《远江帆影》,扁舟几叶,峰峦重叠,“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如此等等,所画皆笔触跌宕淡远,素雅空灵中透着温和、宁静的调子。

这样的她,让诗词书画造诣皆深的张伯驹爱慕不已,他对她的画技甘拜下风,故而他曾为她特制一方印章,上刻“绘事后素”,借《论语》名句,意指自己绘画技艺在她之后。

不过,他会在她的画旁题字。

他字写得好是公认的,潇洒飘逸中尽显散淡风雅。潘素的画,配上他的锦言绣语,堪称书画界的珠联璧合之作。

一如他们的爱情,仿若天意一般,真正是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