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是个纸醉金迷地方。
彼时,弹得一手好琵琶,能歌善舞、琴棋书画皆精的她,被称为“潘妃”。只是,她的身份是妓院的歌女,艳帜高张、红透当时的上海滩。
著名文人董桥,曾有文描写她的如花美貌:“亭亭然玉立在一瓶寒梅旁边,长长的黑旗袍和长长的耳坠子衬出温柔的民国风韵:流苏帐暖,春光宛转……几乎听得到她细声说着带点吴音的北京话。”
她,本是苏州名门之后。
1915年,她出生于苏州,原名潘白琴,乃前清状元、官至宰相、“苏州三杰”之一潘世恩的后代。
可惜,潘家也落入了富不过三代的怪圈,到了父亲潘智合这代,潘家就大不如前了。潘智合还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他游手好闲,将家产挥霍得一干二净。
所幸她的母亲亦出身名门,知书明理,且知晓学识对一个女孩的重要性,于是为她聘请名师,促其工女红,习音律,学绘画。为她成为名媛,铺设了一条锦绣之路。
只是,天意弄人。
可惜,在母亲的特别关爱栽培下,她尚且才华未露、花未绽放,母亲就不幸病逝了。
那一年,她仅13岁。
未成年,懵懂之际,世界就陷入一片混沌黑暗之中。
不久,父亲娶了继母。继母看她百般不顺眼,竟然给了她一把琴,恶毒地将她卖入妓院。
豆蔻年华,就这样不幸沦落风尘之地。
毕竟不是小户人家的女儿,自小练就的本领,很快让她崭露头角,如同一株空谷幽兰旖旎绽放。弹得一手好琵琶,犹如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是“每一登场,花明雪艳,独出冠时,观者魂断”。
她,成了彼时上海滩最红的花魁。
她的丽质天成,摇曳若花,使得一众军阀、黑帮、权贵都围绕在身边,一时风光无限。她却深知自己不过是风尘里的一枝花,以色事人而已。盛名之下,犹处黑洞,无一处可安放自身。
她迎来送往里,只觉是暗无天日的日复一日。
时常她凭阑而眺,愿遇到一个良人,赎她出火海,过柴米油盐的烟火日子。但她亦知这对于风尘女子来说是多大的奢望。不过,她依然是乐观、坚强的,母亲从小给予她的教诲,可以抚慰她,亦可以给她力量。
就这样,她在鱼龙混杂的上海滩欢场里,在凉薄的戚戚浮生里进退自如。
只在心里,她一直渴念着人间烟火的正常日子。
潘素照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