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萧红生于呼兰城内。
经年累月,萧红饮着呼兰河的水,却在长久的时光里,那般迫切地想要离开它的怀抱,飞奔逃离去其他的城。
这个生于斯长于斯,却歌哭于异地的女子,始终向往着呼兰河外的天空,在羽翼还未丰满时即不顾一切地悄然飞离!出逃之路,让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流落街头,忍饥挨饿,生活难以为继。
1911年,她出生的这一年,恰逢辛亥革命。有人说,这时间的巧合,使得她的生命始终暗含了一种叛逆、哗变的气质。
其实,这并不是最悲情的,最悲情的是她出生的那一天,正值端午节。这对那个封建陈腐的萧家而言是大忌。
曾有人说过:“天才都仿佛是注定要寂寥一生的。孤单地来,落寞地走。”
据说,重男轻女的父母本是渴望一个儿子出生的。
来自家庭的温情,在她出生的那一刻便淡薄得很。
多年后,她在散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中写过自己的出生:“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
溯源而望,似可透过那时月光下的残花,看到老树花影的园子里那老了的人,旧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