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2点起床洗头,做头;旗袍穿得窄紧;心情好的时候,自己画纸样设计衣服;薄纱的睡衣领口,配了皮草;家里穿的拖鞋,夹了孔雀毛。”
这是蔡康永笔下的上海名媛母亲。
可见,名媛不是一日修炼而成的,须每时每刻保持贵族的风采、考究和尊严。
她唐瑛,亦如是。
彼时,在旧上海,社交是一种时尚和文明的象征。
1926年,16岁的唐瑛正式踏入上海的交际圈。
一亮相,即惊艳整个上海滩。
当时,有名媛陆小曼红极北平。
如此,唐瑛和陆小曼便有了“南唐北陆”的赞誉。
但是,唐瑛不似小曼为爱而活。她始终明白要为自己而活,小小年纪便练就了上海女子的聪慧和精明。
她非常自律,对自己要求严苛,即使不出去交际,也要让自己时刻明艳动人。
早晨起床,她会穿一套舒适的短袖羊毛衫。
中午,则会换上一套精致的旗袍。
晚上,若是家里有客人来访,她会穿上一袭华丽的西式长裙,优雅地跟客人谈笑风生。
华服加身,她始终品位卓然。
作为名媛的她,不喜欢重复的生活,喜欢一切新鲜的、时尚的物什。
上海滩最热闹的百乐门,是她最常去的地方。穿着一身新衣,跳一曲欢乐的舞,于她是最欢喜的时刻。
彼时,欧美正流行香奈儿5号香水、菲拉格慕高跟鞋、赛琳时装、LV精致小包,这些都成了她的心头好。她一一买来,让它们成为她在百乐门的华美战袍。
据说,她有十个描金大箱子,里面都是她最爱的旗袍;另外还有一整面墙的衣柜,收藏着她的时尚物什。
而且她不空有华服,更乐于创作华服。
那时,她常去逛当年最大、最时尚的鸿翔百货,不买,只逛,是为了记住让自己惊艳的款式,回到家便吩咐家里的裁缝来制作。
但绝不是复刻。
她每次都巧妙地加入自己的创意,就此成了独一无二的“唐瑛款”,且每一次穿出去,即成时尚、成潮流,得沪上万千女子的追捧。“唐瑛款”成为上海滩最火热的时尚款,能拥有一件的都是最时髦的名媛闺秀。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她也愿意分享这份时尚。
于是,在静安寺一隅,她和陆小曼一起加盟了张幼仪创办的“云裳时装公司”。
该时装公司,可谓开民国女子专业时装公司之先河。她和陆小曼不仅亲自为公司形象代言,还重金聘请了从日本、法国留学归来的江小鹣为设计师。
由名媛、名设计师坐镇的“云裳”公司,一时风头无两,成为上海滩最著名的时装品牌,所出衣衫款式皆被沪上女子追捧。
一件云裳的衣服,即是当时最时髦的标志。
最鼎盛时期,就连日本、菲律宾、新加坡、印度等国的富商大贾,都来选购。
不做徒有虚名的名媛,是她一直坚持的原则。
所以,她一直特别自律,学习作为名媛的各项技能。曾有报道说,她为了练习一个舞步,从清晨练到了日暮。
当年,有沪上杂志鼓励女性要社交,要做新女性,因此青年女性皆以她为学习的榜样。
除了时尚穿搭、跳舞,她还喜欢戏剧。
着装时尚的唐瑛
1927年,她与小曼相逢,一如“金风玉露”的相遇。她们一拍即合,在中央大戏院演绎了一出昆曲《牡丹亭》。
她,反串男主柳梦梅;小曼,演绎娇媚的杜丽娘。
戏台上,她们一个轻摇折扇,一个低眉款步,演得如痴如醉。
一曲终,水袖流转,顾盼生辉,她们成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一时,风头无人能及。
彼时,她年方十七,一袭白衫,含情脉脉地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作家陈定山《春申旧闻》里写:门阀高华,风度端凝。
说的,就是唐瑛这般的名媛。
她系出名门,漂亮,有才,善交际,又技艺精绝。
可见成为真正的名媛,不是随随便便、轻轻松松,而是要修炼十八般技艺的。
要自律,有品位,亦要有风骨。
如此,才可风华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