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1 / 1)

1790年1月,为了商讨如何解决国债的问题,国会首次召开会议。当时的美国负债累累,因为战争而产生的贷款高达八千万美金,其中一千两百多万是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同盟国的外债,四千两百多万是为了补充军费而发行的公债。剩下的两千五百万是各州所欠的贷款。

年轻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认为国家向盟友或是人民所借的钱应该按时归还,否则会影响国家的信用,于是他开始着手大规模的整顿财政,计划提高关税。

关于外债需立时偿清的提议,众人没有任何争议,但就如何偿还内债掀起了一场大讨论。

有一个方案是:将内债改为长期公债,州债转为国债,均按面额偿付。这个方案之所以遭到大家的反对,是因为当时的货币已贬值六分之一,没有道理要依照债面金额偿付,因此南方的民权派人士群起反对,整顿财政案最终功亏一篑。

华盛顿忧心忡忡,内阁也每天召开会议,迟迟没有一个好的办法。

就在此时,有位满头褐发,高高瘦瘦的中年绅士前来拜望总统,他衣着朴素,一路步行,到了跟前就向守卫说道:“请通知托马斯·杰斐逊前来报到。”

原来是外交部长杰斐逊从外国回来了,华盛顿兴奋不已,杰斐逊在南部政治圈中很有影响力,被尊为民权派的领袖。有他在,说不定事情就可迎刃而解。在华盛顿的再三拜托下,杰斐逊最后保证会尽力说服同伴。

除了财政问题,首都建于何处也同样是众人争论不休的焦点,呼声最高的就是费城和纽约,但是南方人士却不同意了,他们要求把首都设于南部地方。杰斐逊以十年后将把新首都设于波多马克河畔作为交换条件,最终使得汉密尔顿的国债处理案得以通过。

汉密尔顿是国权派的首脑人物,主张加强政府的力量以巩固国家团结;而以杰斐逊为首的民权派正好相反,他们主张应该维护各州的权利和人民的自由。两派对立,争执不下。

在会议接近闭幕之际,华盛顿受到了远在法国的拉斐雅埃德寄来的信和包裹。华盛顿很早就听说了拉斐雅埃德的事迹,得知他是法国大革命中攻占巴士底狱的总指挥,他的信上描述了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革命进行得非常顺利,法国也想模仿英国的立宪政治,在国王的下面置设议会,推行民主政治。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们得两面作战,一面要对付那些一心想恢复专制的封建贵族;另一方面还要和那些企图破坏一切旧体制的偏激分子们周旋。”

华盛顿很能理解拉斐雅埃德的艰难处境,这世上没有比走中庸路线更困难的了!在华盛顿看来,革命原本就是一股激流,总有一天拉斐雅埃德也会被这股激流冲走。华盛顿正在感慨的时候,妮莉看到拉斐雅埃德寄来的包裹,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好奇。连忙打开来看,一看之下妮莉大失所望,只是一把旧钥匙而已。

这是法国封建统治的象征——巴士底监狱的钥匙,拉斐雅埃德在法国革命中用它打开了巴士底,现在他特地将钥匙送给华盛顿作为纪念。

华盛顿想起了曾经决定支援殖民地的路易国王,不由感叹人的命运实在是难以预料。

拉斐雅埃德一直以实现民主为终身理想,他要在国王之下树立民主政治,华盛顿提笔写了一封回信给拉斐雅埃德,预祝法国革命成功,他的理想最终实现,同时又不无担忧地表明了对法国前途的关怀。

不久之后传来消息,华盛顿的担心竟然成真。在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外交部长杰斐逊焦急地报告华盛顿说:“法国国王和王后带着王子逃往普鲁士,不幸被抓回,法国王室已绝。”

法国革命的舞台风云变幻,拉斐雅埃德被任命为司令官,法国对波兰和普鲁士宣战。然而就在拉斐雅埃德出征的时候,活跃在巴黎的雅各宾派不择手段地夺得了政权,赶走了国王。拉斐雅埃德接到消息后连夜赶回巴黎,但遗憾的是,他不仅没能挽救国王的生命,自己也被捕入狱。法国革命一时间进入了“恐怖时期”。

正在法国动**不安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上演着激烈的争执,国权派和民权派之间的争执越来越白热化。导火线就是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一项提案,他向国会提出要成立一所国立银行作为美国经济中心,民权派马上表示反对,声称根据宪法上中央政府无此权限,结果两派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辩。

美国最优秀突出的两大政治家,汉密尔顿和杰斐逊原本是要好的朋友,不料这一次又产生了分歧。杰斐逊曾自嘲说“如果内阁是间鸡房的话,那么汉密尔顿和我就好比是两只剑拔弩张彼此瞪视着的公鸡。”也有人将他们俩比作猛虎,并说倘若这两头猛虎都归山的话,那么美国政治立时就会陷于混乱的局面。内阁之中,诺克斯支持汉密尔顿的见解,而司法部长伦道夫则赞成杰斐逊的说法。双方势力相当,相持不下,最后只得请总统来裁决,华盛顿考虑再三,认为设立国立银行是伦很有必要的事。华盛顿德高望重,有他坐镇,大家都能将争端控制在合理的程度内,竭尽所能发挥内阁的作用。

岁月匆匆,华盛顿四年的总统任期转眼就要终结了,他不时在言语之间流露出回家的渴望,有辞去公职归隐田园的打算。玛奇逊听到这种风声感到很惊讶,说道:“您渴望田园生活,这我们都能理解,可是除您之外,再没有人能掌控这纠纷迭起的政局了。”

杰斐逊也极力挽留道:“全体人民的希望都寄托在您身上,唯有您才能将南北方紧紧地连结在一起。”汉密尔顿也连忙点头称是,这两位曾经如斗鸡似的政治家终于在此时达成共识了。经过大家的再三劝阻,华盛顿为了各州的团结,避免国家分裂,只好承诺继续竞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