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1 / 1)

上一节说到刘邦奉命带着一帮徭役去骊山,由于沿途逃走了不少人,他认为即便到了骊山,也会因为徭役的逃亡而被问斩,所以干脆把大家都放了,自己寻思着找个地方躲几年再说。他的岳父吕公,在山东犯事被人追杀,来到沛县后,不是生活得好好的吗?

其他人都逃走了,只有十几个人愿意跟随他往泽里面走,还没走多远,在前面探路的一个人呢,就像看到鬼一样叫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地往回逃,一边逃一边喊:“前面有一条大蛇,你们不怕死的就继续往前,我可要往回走!”

刘邦一把抓住那个人,吼起来:“遇到一条蛇就吓成这样?你还是个男人吗?这么胆小?”

那人脸色惨白地说:“大人,你要是不信的话,自己去看!”

“看就看!”刘邦跌跌撞撞地往前走了一段路,果然见到一条碗口粗的白色大蛇挡住去路,他二话不多说,直接拔剑,一剑把白蛇砍成两段,带着大家走过去了。

关乎刘邦斩白蛇的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神话的版本。说刘邦和白蛇还有一番对白,刘邦醉醺醺地问:“你为什么挡住我的去路?”白蛇回答:“我是白帝之子!”刘邦酒壮怂人胆说:“我管你是什么东西?你不怕我斩你的头吗?”白蛇说:“你斩我的头,我就乱你的头,你斩我的尾,我就乱你的尾!”刘邦二话不多说,一剑下去从中间斩断。两百年后,有一个叫王莽的家伙篡汉,据说就是这条白蛇转世的。

这只是传说,当不得真。否则的话,一千多年后,朱元璋杀了陈友谅,为何没有一个姓陈的人乱政大明的天下。

根据史记上司马大哥的记载,刘邦斩完白蛇,带着大家往前走不了多远,就因酒醉而躺在路边的草丛中睡过去了。那十几个跟随他的人,这时候嘀咕起来:“以前就听说这个刘亭长是个说话不着调,满嘴跑火车的人,他现在醉在这里,叫都叫不醒。我们别跟他走了,还是回去吧!”

几个人往回走,经过刘邦斩蛇的地方,看到一个老太婆在那里哭。有人问:“老人家,这么晚了你不回家,在这里哭什么?”老太婆说:“我的儿子被人杀了!”那人问:“谁杀了你的儿子?”老太婆说:“我的儿子是白帝之子,拦在路上见赤帝,想要讨封,谁知道赤帝喝多了酒,一言不合就拔剑把他杀了!我就是在这里哭我儿子。”大家认为老太婆没有说真话,要拉着她去见刘邦,不料突然刮起了一阵风,那个老太婆居然不见了。

大家吓得半死,仔细一琢磨:原来那个刘亭长就是赤帝,走,大家跟着他,一定能够躲过灾难。

大伙重新来到刘邦身边,把他叫醒,讲述了刚才遇到老太婆的事。刘邦听了之后暗自开心不已,难怪有人说我贵不可言,原来我就是赤帝啊!

后世学者对一段传说也持有怀疑的态度,认为那是刘邦后来为了壮大势力,而安排别人故意神化他的一段故事,手段就像几个月后陈胜吴广玩的那一套一样。安排人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还往鱼的肚子里塞东西。

我的理解是,如果刘邦真是那么牛逼的人物,当时就应该带着那十几个人杀出来,高举起义的大旗,比陈胜吴广两人还早几个月,好歹占据历史书上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位置。

可是那个时候的刘邦,别说起义,尽管他家中阳里距此不远,他根本连老家都不敢回。当然,也有人会说:他不回家是害怕连累家人。

别忘了,他是赤帝啊,有上天罩着,还怕官兵吗?

而事实呢,刘邦带着那一帮人躲在芒山和砀山中,躲避官兵的抓捕,渴了喝山泉水,摘野果吃,偶尔能抓到一头野兽,尽管没有盐,好歹也算是有肉吃了。由于他年纪大,且有户外生存的经验(年轻的时候周游了一趟大梁,经常饿着肚子到处找东西吃),所以大家都服他。

再者,一群人中,只有他手中有剑,其他人手里只有棍棒,大家肯定害怕他。

刘邦建立汉朝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斩蛇之说,在丰县修建一庙,名为“白帝子庙”,斩蛇处的河沟名为“斩蛇沟”。白帝子庙位于丰县城西、西去芒砀山泽的古道旁,离县衙刚好三十五里单八步,故称“三十五里庙”,后改称为“三十里庙”。庙宇有大殿三间,前带走廊,有院墙、门面,门前竖一石碑,记述了建庙的原因、经过、位置、意义。明世宗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黄水陷城,丰西一片汪洋,白帝子庙坍塌,水后**然无存。

后世的学者都认为刘邦斩白蛇是无稽之谈,那是刘邦为了笼络人心而用的一招江湖手段,为的是让人相信他是真命天子,所有人都归顺他,臣服他。

但有件事也很玄乎,刘邦从中间腰斩了白蛇,可是一个叫王莽的家伙,却把汉朝也腰斩了,大汉朝变成了两段,东汉和西汉,民间传说王莽就是白蛇变的,刘邦不信,我当然也不信。

不提刘邦怎么在山上当野人,就说那些逃走的人,在外面晃悠了几天之后,以为没啥事,晃晃悠悠就回了家,哪知家里有官兵等着呢!

于是,刘邦私放徭役的案子就发了。

这可是重罪,要抄家灭族的。

不过刘邦的运气很好,正好碰上秦始皇已死,胡亥和赵高勾结,害死了公子扶苏,天下的人都替扶苏抱屈呢!

县令一边吩咐曹参带人去抓刘邦的家眷,一边写报告,要上报到郡守那里去。萧何得知此事,暗中吩咐曹参:“你去把刘家嫂子带来就行,县令那里,我自有话说!”

萧何接着安排一个身边的人,将此事去告诉吕公,然后才去见县令。他求见的时候,见县令正在竹简上写报告呢!他连忙说:“大人,此事万万不可!”

县令说:“都出这么大的事了,还有什么万万不可的呢?”

萧何低声说:“公子扶苏为人宽厚仁义,刚毅勇武,很多人都拥护他,就这样的一个人好人,居然被赵高和李斯合谋害死了。二世胡亥为人刻薄寡情,将兄弟姐妹都处死,还残杀大臣,我听说有很多官员都不满呢。这徭役逃走的事情,以前就发生过,去年雍州那边就有人逃走,县令和郡守据实上报,结果两人都被判处徙刑!”

县令“咯噔”了一下,心道:是啊,我怎么这么傻呢?我要是上报,不但官位不保,而且还会被处罚。于是他问道:“那你告诉我该怎么办?”

萧何说:“这很简单,你就当做不知道此事。剩下的由我来处理就行。我已经安排曹参去抓刘季的老婆了,只要他老婆在我们的手里,他一定会回来的。我另外安排人捎信给刘季,就说大人不深究此事,骗他回来,等他回来,我们抓住他,再来处理此事也不迟!”

萧何确实让人捎信给刘邦,却不是骗他回来,而是要他藏好一点,让刘邦放心家里这边的事情。

刘邦于是放心了,带着人在山上过起了优哉游哉的生活。吕雉虽然被曹参请进了牢房,可是吕公随后赶到,花了一些钱,把女儿给保了出来。

吕雉出来后,除了照顾好儿女外,还不时烙饼,长途跋涉,为刘邦送去衣物及食品。那个时候的女人不缠脚,走路和男人一样风风火火。女人缠脚,那是一千年后才开始的。

刘邦藏匿的芒山和砀山,芒山在北,砀山在南,两山相距并不远。官兵去搜捕刘邦,怎么找都找不到,而吕雉去找,一准能找到。当然,他们夫妻之间的默契,外人是无法得知的。

比如刘邦夏秋两季躲在芒山(凉快啊),春冬两季在砀山(暖和),吕雉一到山下,点起一把火,刘邦看到烟火就下来了。

刘邦现在的处境,他不能回家了,只能造反,他为了替自己增加造反的资本,还让吕雉回去后声称,说他住的地方,上空有王气,所以认准了王气就能找到他。吕雉回去后对邻居说,还按刘邦的吩咐不让邻居传出去。可是这种事情,你越不让传,越神神秘秘,就越传得快。

到后来,很多人都听说刘邦住的地方,上空有王气。这就给刘邦增加更加神秘的色彩,那年头没有几个人会去辨别真伪,只要听别人那么一说,就立马相信并开始崇拜。

所以,有不少人听到之后,主动去芒山和砀山寻找刘邦,自愿投靠。虽然他们没有看到王气(有很多人认为自己肉眼凡胎,不会看),可是运气好的人遇到刘邦,立即被刘邦的气势所折服。渐渐地,刘邦的身边聚集了数百人。虽然有官兵去围剿,可官兵不卖力,很快被刘邦他们击溃。

无论在哪个朝代,要是某个人的身边跟了几百个兄弟,那说话和走路的模样,立马就会发生变化。刘邦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刘大人,变成了刘大王。

这一年七八月,爆发了大泽乡起义,起义军很快占领陈县,国号都有了,叫“张楚”。一些县里的官吏和百姓,把县令都杀了,迎接起义军。

这是大趋势,民心所向啊!消息传到沛县,吕公坐不住了。

他当年就是因为看中了刘邦的相貌,才把女儿嫁给他的。人家陈胜吴广都当皇帝了,还说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不就是号召大家都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吗?现在刘邦犯了事,带着那么多人躲在山里,已经快一年了,总不能一直这么当山大王吧?

因此,吕公觉得有必要再加一把火,逼刘邦带人出山抢天下。

刘邦带着那么多人,在山上生活得怎么样?正史中没有记载,倒是一些野史给出了答案。

据野史记载,那一年九月,刘邦藏匿在芒砀山的时候,和一个叫袁姣姵的美女遇上了,还上演了一出美女救英雄的美丽传说。(欲知刘邦是怎么遇上袁美女的,请看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