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翻转课堂?(1 / 1)

“翻转课堂”是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两位老师亚伦·萨姆斯和乔纳森·伯格曼提出后风靡全球的上课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教室里传授知识,学生在家复习。“翻转课堂”与在校上课学、在家写作业的传统方式相反,是一种在家预习、在校通过活动与讨论学习的方法。它打破了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只是听课,而是通过展示与活动学习。老师能够摆脱单纯授课的教学方式,减少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相互讨论与合作,达到学习的效果。这种上课方式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颠覆了数百年来的教育基本架构。

翻转课堂的重点如下:

(1)上课前先预习,到课堂上再通过活动和讨论来学习。

(2)将课堂上要说明的内容制成影片。

(3)影片长度最好在10分钟以内。

(4)影片在课堂上播放时,要分组收看。

(5)老师要指定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讨论主题。

(6)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或相互讨论课题。

(7)老师要成为督促者,接受学生的提问,并帮助学生学习。

(8)重要的是,老师要尽量增加和个别学生接触的机会。

翻转课堂这种上课方式会盛行,是因为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缺乏效率而且生硬无趣,学生难以参与,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融入课堂。授课主角是老师,学生只是配角,当老师身为主角时,必须通过讲课传达课程的核心内容,学生则变成聆听者。如果学生无法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进度就会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努力跟上老师讲课的速度,主导权掌握在老师手中。

在翻转课堂上,学生以进行活动的方式学习,不容易感到无聊,可以愉快地参与。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参与意愿,当学生成为主角,愉快地参与课程时,成绩自然会提高。

利用影片学习,是由于现在的学生身处计算机及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比起看书或阅读文字,更习惯观看画面。影片内容最好在10分钟以内,最长不要超过15分钟,因为学生可以专心的时间不长,很难持续对影片保持兴趣。如果可能,原则上一段影片最好只包括一个主题。

曾有一段时间,教育的重点放在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让电子黑板、数字教科书、互联网及多媒体设备普及于各个教室,以求改善教育环境。但是翻转课堂与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的指向不同,它不只利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学习。在翻转课堂里,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让学生能够事先观看课程内容,重点是由老师在课堂上以具备创意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授课时,老师要发给学生与活动相关的纸张,使学生主动学习,或是接受学生提问,帮助遇到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扮演的角色是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并分析学生的反应,激发学生产生新思维。这样的上课方式使学生可以快乐地参与课堂活动,打瞌睡的学生减少了,同学之间的情谊增加了,学生能更多地理解课程内容。

因为学生已经预习过,事先有了概念,因此在课堂上,能更有效地发挥认知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变得更积极,产生了自信,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韩国2012年首次将这个方法引入科学技术院,最近正式引入首尔大学数学系。KBS《教育全景》栏目制作了3集电视片《21世纪教育革命──寻找未来教室》。在节目中试行了一个学期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结果有学生成绩进步了50分,进步40分以上的学生也有2名,全班平均进步了11.4分。一个学期平均分数进步了10分以上,令人惊讶。

产生这样的效果是由于老师在教室里释出了“授课权”。一般老师会认为自己的职责在于授课,为上课设计课程内容、研究教材、拟订课程计划并运用各种工具上课,但这一切最后都会化为一般的上课模式,难以引发学生互动。老师上课时,学生会因为太熟悉这种模式,导致大脑没有反应,开始犯困,一个接一个地趴下睡觉,没有打瞌睡的学生就和身边的同学聊天。教学必须让学生拥有实质的学习效果才有意义,授课并不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