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降低大脑负担
利用大脑的下意识习惯
我明白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没关系的道理后,一下子就觉得轻松多了,也想让孩子多尝试挑战各种事物。但是,也会出现某些“我一定要养成这个习惯”的情况吧!
比如一定要养成运动的习惯,这种吗?
嗯嗯嗯……
确实,有些父母想让孩子养成每天踢足球的习惯,但孩子总改不了爱偷懒的毛病。然后父母就纳闷:踢好足球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就那么难坚持吗……
这种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让他更有动力吗?
那也是个不错的方法,至少,这能成为孩子爱上这件事的一个原因。正如我刚刚提到的,养成习惯是很困难的,可以尝试所有我们能想到的方法。
但是,如果没得到奖励,孩子就会逐渐丧失动力吧。因为“我去补习班,你就会给我买小零食”,但是如果哪天得不到小零食了,他就瞬间失去了干劲。
这种情况,就需要用到我在第4章中曾提到过小目标法了。
终于出场了!
从大脑的结构上看,小目标法是非常合理的。前期的阶段目标应尽可能设定得简单一些,从他们一定能做到的事情开始。例如想养成慢跑的习惯,那就从在家门口穿鞋开始。
啊,您是在开玩笑吗?
这不是玩笑哦。如果想养成每周慢跑两次的习惯,那就先定好日期和具体时间,不管跑不跑都先穿好鞋,然后再象征性地动两下,就算完成了,就这么坚持几周。
这也能算运动?
没事的。不是为了运动而穿鞋,而是为了让大脑适应“暂停手头工作,穿上跑鞋”这个动作。
啊,原来如此。
之所以要分解成小的任务,是因为任务越小,越不容易产生排斥反应。大脑不会因此感到压力。或者说,这点儿麻烦还不足以让大脑产生抗拒。
就是在欺骗大脑吧!
是的,这几乎适用于任何情况。例如练习钢琴,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坐到钢琴前面,打开盖子就行;如果是打鼓,那就象征性地敲一下;如果是学英语,那就翻开书看两眼。
我觉得这完全可以做到。
绝对可以,前面也提到很多次了,选择“绝对能做到的事”就能坚持下去。不知不觉间,穿上跑鞋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然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然后就会想:“要不跑两圈吧……”“鞋都穿好了,总不能什么都不干就脱了吧?”
还真是,想想还挺有意思的。(笑)
对吧。(笑)但是如果为了跑而跑,很可能就会适得其反了。所以我们可以把下一阶段的目标设定为在家附近走一圈,或是去便利店往返一次,其实就是故意缩短距离。对于一个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来说,让他一上来就走个5公里,第二天定会觉得腰酸背痛,就难免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会因此变得更讨厌运动。
我要踏踏实实地从绝对能做到的事开始做起。老师,您现在也在用小目标法吗?
当然,例如我现在每周都会和家人一起慢跑两次,因为我想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我平时会做一些肌肉锻炼,也有跳绳的习惯,所以跑步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难事。问题在于孩子,一下子让他跑个马拉松,他肯定也不乐意啊。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会在饭后带着孩子在家附近跑上一小会儿。
哦哦!
大概坚持了半年左右,我开始慢慢增加距离,现在每天都能跑上两公里了。对于小学生来说,两公里的运动量是足够的。
两公里啊,很厉害啊!
开始尝试一件新事物的时候,无须太过勉强自己,只要做到自己能接受并感到快乐的程度就可以了。
我想顺便问问,您每天都去健身馆做肌肉训练吗?
没有没有。我很难保证每天都能抽出时间去健身馆,所以在公司和家里都准备了瑜伽垫,一有空闲,就在上面进行肌肉锻炼。每次做俯卧撑、仰卧起坐、锻炼背部肌肉各20次,基本也就是3分钟就能完成的训练量。去大学工作的空隙也能做。一天做10组左右。
每组20次,那应该不难做到……啊,这也算是小目标了。1天10组,也就是说1天200次!
是的。每做一组都也可以转换心情哦。除此之外,小目标法对于解决课题或学习也是很有效的。一项以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表明,明确设定目标并将其分割成小目标的做法,有助于提升最终目标的达成率[4]。
我在写书的时候,一想到“一个月要写10万字啊”,心情就会感到很沉重,愁得晚上都睡不着,但一想到“1天只要5000字而已啊”,顿时就轻松了,感觉毫无压力。
我也深有感触。一开始,我也完全不懂该如何锻炼肌肉,只能每天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锻炼背肌、深蹲各3次,其实也就是小目标法。后来慢慢增加次数,就变成了现在的模式。
用“游戏化”创造机会
看起来,小目标法还真的很好用呢。但是,让孩子去做可能会有困难。孩子可能会说“爸爸,为什么光穿鞋不运动呢”。
的确,他们可能会难以理解。就像刚才说的,开始时,我只是和孩子在家附近跑步。一开始的设定的确需要下点功夫。例如可以先养成早上一起散步的习惯,再逐步发展成慢跑。阅读也是如此,让孩子养成了早餐前读绘本的习惯后,慢慢就能习惯早读了。
孩子越小,就越需要下功夫啊。
想让孩子养成某种习惯,也可以尝试将行为“游戏化”。在原本不是游戏的行为中加入“游戏的要素”,让孩子习惯这种行为本身。
嗯嗯,比如说?
对于没有彻底脱下尿布的孩子,可以在他上完厕所后奖励一张贴纸,他就能在收集贴纸的过程中感到开心,慢慢地就学会了自己上厕所。无论是学习还是帮忙,每做完一件事就奖励一张贴纸,“可视化”的东西会让孩子更有干劲,大脑也会慢慢习惯这种行为。
这个方法也适合成年人使用的。如果把锻炼视为一种健身游戏,而且再列出一个排行榜,相信所有人都会瞬间充满干劲的。
大部分关于研究“游戏化”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都显示其有积极影响[5]。然而,尽管“游戏化”可以引发行为上的改变,但它是否也同时影响了内在动机(也就是“我想这么做!”的欲望),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未知的。也就是说,“我想要一张贴纸”的欲望一定是被成功激发了,但也许并没有激发“我要帮助你”的欲望。
就像一个只为工资工作的人……
确实存在这种风险。而最理想的状态肯定是主动行动,而非为了得到奖励而行动。
我经常和女儿玩“学校游戏”,我扮演老师,教她假名(1)、英语和数学。如果直接对她说:“来学假名吧?”她肯定会拒绝。但如果说:“要不要玩学校游戏?”她就会欣然答应了。当然,她可能只是单纯的“想和爸爸一起玩”而已。
这就是“游戏化”。通过“玩游戏”让孩子养成某种习惯。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将“游戏”与内在动机联系起来。例如表扬他的努力或进步。
创造一些机会,帮助他们养成习惯。
对于一个4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帮忙后最好的奖励其实是一句“谢谢你的帮助”。所以并非所有的情况下,都需要用胡萝卜引诱法,不听话的时候偶尔用用就好。
明白了。
当习惯与内在动机产生联系,例如认识到“锻炼是为了让我更健康”或“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时,我们的行为就会不断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