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行政上诉状(1 / 1)

一、概念及作用

行政上诉状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未生效的第一审行政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重新审理,并撤销或变更原审裁判的法律文书。行政上诉状既是行政诉讼当事人声明上诉的诉讼文书,也是第二审人民法院适用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第二审程序对行政案件进行上诉审的依据。提起上诉是行政机关的一项权利,在特定情况下也是义务。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审裁判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责令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是否针对上述情况进行上诉,是行政机关的一项权利。但在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一审在实体或程序上存在错误,导致一审裁判错误的,则行政机关应依法上诉,此时上诉成为行政机关的义务。

二、文书制作的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三、范本及内容结构

(一)范本

行政上诉状

上诉人×××(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写明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联系地址和邮政编码等,如果是行政机关提起上诉,则应写明行政机关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和住所)

被上诉人×××(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写明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联系地址和邮政编码等,如果是行政机关作为被上诉人,则应写明行政机关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和住所)

(如果一审原告、被告都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则都列为上诉人)

上诉人因×××一案(写明一审判决或者裁定书所列的案由),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号判决(或者裁定),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写明要求上诉审法院解决的事由,如撤销原判;重新判决等)

上诉理由:

(写明一审判决或者裁定不正确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

此致

×××人民法院

上诉人 ×××(签字或者盖章)

×年×月×日

附:本上诉状副本×份。

(二)内容结构

行政上诉状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

1.首部

行政上诉状的首部与民事上诉状的首部基本相同。

2.正文

正文是文书的核心,主要包括上诉请求和上诉理由。

(1)上诉请求。上诉请求应当写明上诉人请求第二审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或变更原审裁判,以及如何解决争议的具体要求。这部分内应当写得明确、具体。

(2)上诉理由。上诉理由可以分两个层次叙写。首先应当概括叙述案情及原审人民法院的处理经过、处理结果,为论证上诉理由奠定基础。其次,针对原裁判中的错误和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反驳谬误,表达正确的主张,阐明上诉理由,为实现上诉请求提供事实上、法律上的依据。

阐述上诉理由,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有误,则应列举证据,否定原审法院判决认定的全部事实或部分事实。二是原审法院适用法律、法规不当,应当援引法律、法规条款加以反驳。三是原审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则应当依据法律、法规指出错误之处。

3.尾部

行政上诉状的尾部与民事上诉状的尾部大体一致。

四、注意事项

律师接受行政案件当事人的上诉委托后,首先应当对当事人的委托是否符合法律所规定的上诉条件进行审查。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行使上诉权提起上诉,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上诉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根据法律的规定,只有享有上诉权的行政案件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才能提出上诉。

(2)上诉对象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根据法律的规定,只有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才能成为上诉人上诉的对象。

(3)上诉的时间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根据法律的规定,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限为15日,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限为10日,从判决书、裁定书送达当事人之日起计算。超过期限,上诉无效。上诉的方式原则上采取书面的方式。代理律师经审查,确认委托人的上诉请求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的,应当指导、协助委托人制作行政上诉状。

(4)制作行政上诉状上诉请求,不仅要写明撤销或者变更原审裁判的具体内容,还要写明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要求予以撤销、变更或维持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