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提供各展其能的舞台(1 / 1)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纳指出人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作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种理论通俗而形象地说明,没有人是全能的,也没有人是完全无能的。分数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某竞赛某特长的检测,也不能对学生的将来妄下断言。父母和老师应该给孩子提供各展其能、各显其才的舞台,让孩子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总是喜欢说“每个人都可以用一把刷子混饭吃”,关键是要尽早找到这把刷子。他在学校读书读到初二,把自己的作品寄给台北的一家出版社,初二暑假时得到他们的聘任通知,便带着200台币和一个大皮箱只身到台北。出版社的老板看到大皮箱后面小小的蔡志忠,倍感惊讶,没有想到画出自己相中作品的人竟还只是个孩子。在出版社工作的5年里,蔡志忠自修了大学美术系里的所有课程,从顾恺之到拉斐尔、从西方美术史到维纳斯的诞生。后来,蔡志忠到以外制电视节目而闻名的光启社求职。对方要求“大学相关科系毕业”,蔡志忠不管不顾冲过去,竟然击败了另外29名应征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了光启社。他说:“我没有文凭,可是实力超强。”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父母们不知道。让孩子们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找到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坚持,会事半功倍。

童话大王郑渊洁讲母亲如何对他进行教育的故事,令人深受启迪。当年郑渊洁的母亲根据郑渊洁的实际情况,坚决反对儿子去考大学。后来,郑渊洁听了母亲的话,早早地进入童话写作领域,成为一人写一本月刊、23年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可以这样说,是他母亲与众不同的家教方法,成就了一代童话大王。

有“厨艺界贝克汉姆”之称的杰米·奥立佛是英国的新新食神。杰米在英国的小村庄克莱维林长大,他的父母在那里经营着一家酒吧兼餐馆,餐馆在当地颇有声誉。杰米8岁时就在厨房中帮助厨师削土豆皮或剥豆荚。11岁时,他已经能选配蔬菜来做美味的汤。16岁时,杰米确信自己对烹饪的兴趣并非青春期的一时头脑发热,于是辍学去了威斯敏斯特餐饮学院,在那里完成了专业培训,后赴法深造。在奥立佛19岁时,英国BBC电视台推出一档以他为核心的烹饪节目《大城小厨》。这档节目不再中规中矩地在摄影棚里搭出一个厨房,它更加真实。奥立佛凭借不羁的风格、轻松自然的表情、某种引领时尚的魅力,成为风靡全球的“厨艺界贝克汉姆”。此外,奥立佛写的烹饪书籍成为全球畅销书,被翻译成21国文字出版;他自己的制作公司拍摄的他的真人秀节目则在全球40多个国家热播;他还在英国拥有18家私人企业。

也许大家会说这是极端的例子。可是,所谓“优秀”“成功”不就是一个人能用己所长、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吗?

也许你会说,例子很让人信服,可我们很难做到,谁敢呢?还是宁愿考上大学,管他学什么,毕业找不到工作也总比不上大学心里踏实啊。是啊,中国的高考让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代人,改变了终身的命运。但30多年过去,“唯学历论”也产生了很多的弊端,一次高考压抑了很多人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也压抑了社会创造性和个性化人才的成长。

今天,中国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没有综合素质,没有社会关系(这只能助一时,而难以助一生),即使大学毕业也难以找到工作。所以,明智的父母不把考入名牌大学当成培养孩子唯一的目标,而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质,因材施教,做他自己的最好。

坚信吧,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需要父母和老师有发现的眼睛和爱心。当上帝给我们的孩子关上了这扇门,一定会在某一个地方打开一扇窗。在那里,有孩子生命需要的光亮和温暖,也有孩子将来生存所需的技能和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