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父母和孩子的冲突,往往因为父母过度强调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其他的心理需求,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我们大多数父母表面上渴望着孩子成熟长大,但心里却希望孩子一辈子都乖乖听话。“听话啊,好好学习”“听话啊,别贪玩”“听话啊,放学按时回家”……难以想象,一个到老都只会乖乖听话的人,如何能够发展出自己的生命力量?
试试看,妈妈放弃“控制性”的爱,多用商量咨询的语气与儿子交谈,爸爸多和儿子参加一些他感兴趣的活动,夫妻之间对配偶的抱怨不要在孩子面前进行,父母尤其是父亲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孩子沟通时,尊重孩子,即使和孩子的观点不一样,也不要和他冲突;即使孩子做了让父母愤怒的事情,也要控制自己的愤怒。愤怒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失望、伤心、被拒绝和尴尬的感受都可能引发愤怒,这种情感涉及身体、思想和意志。所以,可以在愤怒的时候,控制自己去内省自己愤怒的原因,去表达自己的失望、伤心或者尴尬,多用陈述的语气,而不是用情绪去发泄。否则,不但于事无补,还会破坏亲子关系。
不要生硬地跟孩子说:“来,咱们谈谈。”不妨说:“我不想和你的生活脱节,希望每隔一段时间咱们能有几分钟的沟通,随便谈谈,让我知道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孩子抗拒也没关系,父母坚持,这样的方式他心里舒服,慢慢地心就向父母敞开了。
还可以鼓励孩子带他的朋友到家里来玩。这样父母了解他们的活动,了解孩子和他的朋友的交往方式,尊重孩子的朋友,孩子的朋友在孩子面前对父母也会有好的评价,也有利于父母和孩子关系的改善。或许,改变了关系,孩子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试试吧,相信爱会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