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会伤人(1 / 1)

16岁的男孩子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走过一个很重要的里程。这是一个从孩子的心态转为成人心态的转折期,也是所谓“逆反期”。

这个时候的孩子,没有自立但渴望自立,没有建立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子,但又渴望属于自己的友情……父母的庇护和家庭的天地,已经不能满足一个16岁少年飞翔的梦想。但是,在这时候,大多数父母还把他当做孩子,还不舍得放手支持他在家庭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尽情施展他的才能。于是,做事莽撞、得意忘形似乎就是他的心理能量的一种释放,对父母反应和批评的极端敏感和吊儿郎当,就貌似他对父母权威的反抗。

所以,这个阶段,父母的态度以及对孩子心理的理解很重要。

我曾经见过一个17岁的男孩子和他的父母。朋友托我看看能否帮助这个17岁的男孩和他的父母沟通。因为这个男孩子已经不和父母说话快一个月了,原因是爸爸没收了他的游戏机,妈妈偷看了他的日记,他指着妈妈骂“卑鄙至极”。当时我感觉到了那个三口之家关系的极度紧张,爸爸压抑着愤怒,妈妈充满着伤心绝望,孩子情绪极度暴躁,主要指向是妈妈,甚至不停地用手指指着妈妈说:“你再说,你在胡说,知道不知道?你懂吗?你懂什么?”当时看着那个妈妈绝望痛心的表情,我真是感到了一个母亲的心此时的滋味。可是,妈妈仍然禁锢在自己的思维里,指责孩子的不上进、不争气,爸爸抽着烟,偶尔冒出一句是帮着妈妈说话,但感觉得到他有很多无奈。可以想象得到,这个家庭内部成员彼此间平日里是一种怎样的交流状态。

我知道一次谈话解决不了一个家庭的问题,但我深深地感到:家庭在保护人的同时,也可能是最伤人的地方。父母用无私的爱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善良,但也会因无意识的控制、权力和自我为中心,使孩子产生攻击和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