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惩罚要适度(1 / 1)

不要对孩子提不切实际的要求。有一个妈妈曾经问我,为什么她的孩子会对她撒谎。明明考了76分,却说考了96分。我问那个妈妈:“你有没有规定他考多少?”那个妈妈说:“他数学不好,我就规定他考试不能少于95分。”那可不,孩子达不到妈妈的要求,又怕被批评,就撒谎了。

当然对年龄大一些孩子的说谎行为要纠正,但不要把孩子的撒谎行为视为对父母的背叛而勃然大怒,有时候他只是要保护自己。我们做父母的责任,是要让孩子学习比撒谎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办法。有句话说,“一个谎言要用一百个谎言去掩盖”,用事实告诉孩子讲真话不会有不良后果,但即使谎言让他暂时避免了一些麻烦,却会有更大的麻烦在后头。在适当的时候,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撒谎带来的后果,这对孩子不再随便撒谎很有帮助。

父母对孩子犯的错误要有所惩罚,但不要严厉到让孩子甘愿冒撒谎的风险,那就可能养成他撒谎的习惯。父母需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会隐瞒真相,他撒谎的原因是不是怕大人生气、不爱他?如果是因为大人对他做错事情的态度而撒谎,那我们做父母的就有必要反省:身为父母,是否无法接受来自孩子的任何坏消息呢?是不是有强烈的让孩子害怕的情绪反应呢?如果是,就是父母给孩子奠定了撒谎的基础,是我们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如果孩子知道大人会适当地处理他的偏差行为,并且能够配合他的需要,那很可能他说谎的情形就会有所改善。

奖励诚实比惩罚撒谎更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选用不同的表扬方式。不要仅仅对孩子说“真是个诚实的孩子”,要表扬他的具体行为,越具体他就越清楚哪些是好的行为,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比如,妈妈说:“你承认花瓶是你打碎的,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今天晚上妈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冰糖南瓜。”并把孩子的诚实行为讲给家人听,强化他的诚实行为。

如果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没什么问题,但孩子还是撒谎,尤其是有的孩子到了10岁以后仍然爱撒谎,屡教不改,而且很自然很习惯,这就需要专业的心理专家帮助了。这些孩子善于编故事,不能区分真实和幻想,心智的成熟需要特别的帮助。

教养一个诚实善良的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愿望,但也不要期待孩子天生就具备很多美德。诚实的品格是逐渐形成的,不是靠说教,是要经过缓慢的成长过程才能达到的。让我们用科学的爱,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可能出现的缺点吧,在阳光、雨露的滋润和风雨的摔打中,一棵小树才能长成一棵挺拔的大树。

|小贴士|

有专家对6~9岁的孩子做了调查,发现6岁的孩子中,能够区分真实和想象的,不到20%;7岁左右的孩子即使用谎言把事情蒙混过关,他也会不安;9岁以上的孩子就全部理解什么是真实和故事。也就是说,当孩子能够区分现实和想象时,他就明白了什么叫谎言。孩子只有到了12岁左右,他才开始从新的角度理解诚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