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在交往中产生意见分歧,出现争论、对抗,导致彼此间关系紧张的状态称为“冲突”。
(一)团队必定存在冲突
团队成员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有两人以上的地方就存在冲突,产生冲突的可能性与人数多少之间是一个正向的倍增关系。
九位同事相约去云南旅游。到了昆明,有人表示要去石林,有人主张去丽江和大理,有人要求去香格里拉,还有人坚持走马观花,把云南的所有景点一网打尽……各方坚持己见,均不肯妥协,结果不欢而散。
在上面这种情况中,大家的意见本来就没有谁对谁错,但如果都坚持各自的观点,这时冲突就不可避免。
(二)冲突的类别
1.工作上的冲突
这是由于对工作目标、工作分工、工作方法、工作手段、工作绩效评估等方面存在认识上的不同而出现的冲突。
2.人际关系的冲突
这是由于双方在性格、气质、爱好、待人处世、做人哲学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导致的冲突。
工作上的冲突是围绕着怎样把工作做好而产生的,若大家都把握“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冲突就不是负面的,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积极有效的;但如果因为工作冲突过于激烈,双方面红耳赤,演变成“对人不对事”,事后又不沟通补救,就会影响到人际关系,这时工作冲突就会变成人际关系的冲突,会给双方以后的合作带来消极的影响。
(三)如何看待冲突
传统的观点认识,冲突破坏了团队的和谐与稳定,造成矛盾和误会,是造成不安、紧张、不和、动**、混乱乃至分裂瓦解的重要原因。这种观点显然比较片面,它忽略了冲突也有建设性的作用,冲突的好坏取决于冲突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
1.冲突的建设性
正如通用汽车的史隆所言:“意见相左甚至冲突是必要的,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事。如果没有意见纷争与冲突,组织就无法相互了解;没有理解,只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因此,冲突其实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双方交换想法,增加对要解决问题的全面思考,防止出现单一化思维所导致的错误。可见,冲突有时反而能实现共赢,成为团队高效的润滑剂。
一个团队内部如果冲突太少,则会造成竞争压力过低,从而动力不够,使团队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缺乏创意,工作效率降低。如果团队有适量的冲突,则会提高团队成员的竞争力意识和兴奋度,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冲突可以发泄长久积压的情绪,有利于成员的身心健康;冲突可以使道理越辩越明,从而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不砥砺无以成知己”,共同经历过风雨后方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冲突是一项教育性的体验,双方可以对对方的职责和想法有更深入的了解与体认,开启新的且可能是长久性的沟通渠道。
2.冲突的有害性
团队中如果冲突过于激烈,会使人力、物力分散,团队凝聚力降低;还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紧张与相互之间的敌意,相互拆台而降低工作效率;冲突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团队的正常运作和寿命。
团队管理者必须依据冲突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来衡量冲突对于团队是积极还是消极影响,善于将有害性冲突转化为建设性冲突。
一对分手的恋人和一对幸福的恋人,哪一对吵架的次数多呢?
按照常理推测,前者应该有更多的争吵。然而,心理学家发现,两者吵架的次数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前者的争吵总是带有对彼此的怨恨,常进行人身攻击,因此是破坏性的;后者吵架大多是对事不对人,因此是建设性的。
团队也是如此。与一团糟的团队相比,优秀团队中不见得冲突更少。但优秀团队中的冲突更多的是良性冲突。所以,迪斯尼前CEO迈克尔·艾斯纳提醒我们:“如果没有任何冲突的话,情况一定有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