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努力建设一流干部队伍(1 / 1)

我校第十一届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把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之一,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积极创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

一、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严格把握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的原则,根据高校的特点,强调选用干部要将政治素质、学术背景和管理才能相结合,严格把好选拔干部的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真正把既懂政治又懂教育、真诚为广大师生服务的优秀干部选拔进学校各级领导班子。根据中央《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学校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制定并实施了《北京师范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对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纪律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细化了操作程序和步骤,特别明确规定公开招聘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形式、民主推荐为必需环节。采取“五推荐”和“四公开”的方式,即个人自荐、基层推荐、群众推荐、组织部门推荐和领导干部推荐,以及公开招聘岗位、公开任职资格条件、公开招聘程序和公开干部任用结果,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

二、创新选任方式,大力推行干部竞争上岗

在干部任用方式上,校党委不断加大干部公开选拔和竞聘上岗工作的力度,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积极创造能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2003年、2007年、2012年学校机构调整、干部重新聘任时规定,除任期未满且经组织考察能够胜任现任职务的干部留任外,其他处级岗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2005年、2008年两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学院院长。

2005年以来,学校机关、直属单位和院、系(所)先后有284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领导岗位,占同期选任处级干部的88.9%,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任了24位学院院长。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具有较好学科背景和较强管理能力的中青年教师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明显改善了干部队伍的结构,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监督

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学校党委始终做到坚持民主集中制与走群众路线相结合,不断强化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在校内公共场所设立了群众意见箱,在有关办公室设立了专门监督举报电话,认真听取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凡是群众反映的有关拟任人选的问题,都认真进行调查核实。任用干部过程中,坚持“五个不能”,即未经组织考察的人选不能上会,群众反映的问题未经调查了解的人选不能上会,群众意见大或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人选不能任用,在酝酿过程中争议较大的人选不能任用,党委常委会投票表决不过半数的人选不能任用。坚持并严格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与新任处级干部谈话制度、干部职务任期制度、新任干部试用制度、干部任期届满和离任审计制度、干部交流轮岗制度、干部培训制度、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和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8项制度,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的若干规定》、《学院行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共同负责制实施办法》等制度性文件。

通过坚持和完善以上制度,使我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干部管理、监督工作得到了切实加强,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干部队伍建设。

四、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干部考核是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干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首先是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根据机关部门、教学科研单位、教辅和经营性单位及相关单位正职的不同特点,在考核测评系统中分类建立了6个考核模块和与之相应的6个考核指标体系。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分为管理、院系、教辅和经营性单位干部4个模块,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建立二级考核指标体系,制定考核指标。通过定性确定二级指标、定量对二级指标分别赋值的方式,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了科学化、信息化的考核模式。

其次是改变考核述职方式,扩大考核工作中的民主监督范围。年度考核中,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书面总结一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个人在分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客观地分析原因,提出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机关部门、教辅和经营性单位正职集中述职述廉。述职报告在校园网“信息门户”内公布,供全校师生员工查阅、监督。教学科研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本单位干部述职大会上述职述廉,接受教职工质询和提问。

同时,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评议工作,采取分类授权、全员参与、网上填写民主测评表的方式进行。通过校领导对中层领导干部评议,机关和院系中层干部自评、互评,广大教职工对干部进行评议等方式,对中层领导班子和干部进行360度测评。

通过完善考核机制,扩大考核工作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增强考核工作的公信力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度;推动形成了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导向,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有力保证。未来要更加突出考核重点,加强干部德的考核和领导学科发展的实绩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真正发挥考核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导向、评价和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