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内学者构建的翻译能力模式(1 / 1)

与国外相比,国内译界对翻译能力的研究相对薄弱一些。苗菊在《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一文中指出:关于翻译能力的研究——识别、描写、界定、分析它的构成,目前仍然在探索阶段[17]。在对中国期刊网进行高级检索,限定检索的关键词为“翻译能力”,时间为1997年至2007年,范围为核心期刊,匹配为“精确”,论文数目为64篇(如果匹配为“模糊”的话,有近千篇论文,而且绝大多数论文内容与翻译能力都不相关)。通过浏览阅读文章摘要和全文,发现10余年间核心期刊真正关于翻译能力研究的论文只有11篇,其中还包括2篇有关翻译能力的书评介绍。近年来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和对翻译教学的重视,有关翻译能力的论文有所增多。这些论文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大多数都是从翻译教学的角度出发,将翻译能力分解为不同的构成成分。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刘宓庆(1987)就提出了笔译技能主要包括理解原文的能力、译语表达的能力、文本适应的能力和使用变通手段的能力。后来他(2003)又参照加涅的说法,提出了翻译能力的五个维度: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文化辨析和表现能力、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双向转换和表达能力、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又包括语义(意义和意向)分析、语法结构分析、语段(篇章)分析;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在初级阶段涉及词句是否适体、得当、有效,在高级阶段涉及意向、意境、风格的把握;双向转换和表达能力则包括思维逻辑、句法规范、表达方式三个方面的训练。

姜秋霞、权晓辉(2002)则认为翻译能力由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审美能力和转换能力四个成分组成。语言能力包括文本知识、文本认知能力、文本生成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文化能力指译者的文化知识结构;审美能力包括形象感知、意象整合、想象发挥等审美心理机制;转换能力指在原文接受和译文再造之间的心理转换机制。

杨晓荣(2002)则将汉译英能力解析成翻译技巧,对翻译标准、翻译原则的把握,语言运用能力,知识量(百科知识和语言知识)和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五个要素。她认为一个人具备了翻译能力“就是指前述五个要素中所涉及的各种规则(原则、技巧、知识等)都已内化成译者的自觉,即不仅是知道,而且会凭直觉去运用”。同时,她指出汉英翻译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运用能力。“翻译能力的基础和主体还是语言运用能力或语言潜能……具备了这种潜能,很多技巧就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处理方法,甚至可以不必讲授”[18]。

文军(2005)参照Campbell,将翻译能力分解为语言/文本能力、策略/技巧能力、自我评估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四项分能力。语言/文本能力指双语能力、语域和文体能力。策略能力包括“归化”、“异化”和“全译”、“部分翻译”的能力。后来,文军、李红霞(2010)又将翻译能力的构成模式进行了调整,认为翻译能力由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两部分构成,实践能力包括语言/文本能力、策略能力、自我评估能力、IT能力和工具书使用能力;理论能力则包括翻译学科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职业素养(见图3-5):

图3-5 文军的翻译能力构成模式

苗菊(2006)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认为翻译能力由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三部分组成。认知能力包括概念、推理、分析、类比、预期、联想、比较等。语言能力包括语法/句法/词汇能力、语义结构、表情能力、修辞/风格/主题/文化的意识、对语言差异的敏感等。交际能力包括技巧知识,如对句法形式、指称准确、语境合适方面的操作;目标知识,如对交际伙伴、社会/情景/文化语境、目的/功能的了解。在这三个单项能力中,“认知能力是翻译能力中至关重要的成分,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成为真正的译者”[19]。王树槐、王若维(2008)考察了国内外对翻译能力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们的翻译能力综合模式,认为翻译能力包括以下六个成分:(1)语言-语篇-语用能力;(2)文化能力;(3)策略能力;(4)工具能力;(5)思维能力;(6)人格统协能力。语言-语篇-语用能力包括语言对比与转化能力、语篇生成能力、美学表现能力、翻译功能实现能力(包括对文本类型、翻译任务、读者需求、市场知识的分析和掌握);文化能力包括文化认知能力、文化比较能力、文化协调能力;策略能力包括对翻译情境和任务的分析、对翻译计划的制订、对翻译过程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对翻译过程的监测和评价等能力;工具能力包括运用双语词典、搭配词典、平行文本、翻译语料库、网上资源的能力以及与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创造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能力;人格统协能力包括翻译人格、团队精神、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等。

冯全功(2010)从认知视角探讨了翻译能力的构成,提出了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能力构成模式。该翻译能力模式认为翻译能力由翻译图式和认知机制两大范畴构成,翻译图式包括文化、语言、文本、风格、审美、主题、工具和职业八个部分,而认知机制则包括信息的识别和获取、信息的加工和储存等内容。其中,认知机制对翻译图式起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