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翻译能力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从外语翻译到母语的译入翻译能力。在为数不多的译出翻译能力研究中,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能力习得过程和评估小组既关注译入也关注译出;Campbell研究的重点是译出。PACTE的研究针对的是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加泰罗尼亚语组合的6个语言对,Campbell研究的对象则是阿拉伯语和英语之间的翻译。对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翻译,国内目前只有杨晓荣(2002)对汉译英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讨。鉴于翻译方向、语言组合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翻译能力的性质和习得过程(PACTE 2003;Lesznyak 2007),这种基于翻译方向和语言对不同的译出能力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本课题关注的是中国学习者汉译英翻译能力的研究(如果不做特别说明,本研究中的“翻译能力”指笔译能力)。
具体而言,本课题研究的问题包括:
(1)从母语到外语的译出翻译是否可行?
(2)中国译者的汉译英能力包括哪些构成成分?这些单项成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同一级别和不同级别的中国学习者之间的汉译英能力表现有何差异?又各有怎样的特点?
(4)汉译英能力发展有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怎样的特点?
(5)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汉译英能力?